洪景来现下算是明白当年赵万永和自己对谈时,认定自己才是能改变国家的改革者的原因。
他小赵有能力有谋略,而且也清楚的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改革的着手之处,但是他当年和洪景来说的很明白。论及才学能力,他甚至可能比洪景来还要强上一些,但是他有一个最大的弱点。
牵挂太多!
丰壤赵氏数百年传承,现在赵万永站在了有明朝鲜国的顶峰,已经成了丰山洪氏势道政治的二把手,军国大事尽皆与闻,甚至许多都出于其手,八道的权柄尽在掌握,好不风光。可他背后却有成百上千的人,宗族、父老、乡亲、姻戚、故交、好友,数不清的人在他们身后,每一个人一条线,在牵扯着他,在操弄着他。
回到家里,父亲的讲话要听,兄弟的请求要帮,宗族的利益要全,都要靠他赵万永来维系来帮衬。一个人一条线他可以轻易的斩断,百个人百条线呢,千个人千条线呢,他做不到铁石心肠,斩断一切恩义,将所有拉扯着他的线断开。
就是认为洪景来也许可以做到这一步,他才决定倾心相随,以自身的才能相托,协助洪景来完成改革的大任!
现在谈到书院的问题,赵万永很显然因为各种牵挂而无法真正的下手处置,他本身阶级所附带的某种软弱尽显无疑,他想但他却不能去改。
错不在他,但他有错。
“所以你觉得清查书院对国家是有利的对吗?”洪景来说的话很慢,几乎是一字一顿。
“有利,且有大利!”赵万永回答的也很慢,十分郑重。
“那我该不该去做?”
“做不得!”
“该不该去做!”
“该做,但是做不得!”
“只要该做就行!若是我做了,你会如何?”洪景来希望得到一个回答,一个支持的回答。
“不知道……”赵万永低下头,带着某种纠结,声音变得很小。
这与平时那个意气风发,一直恬淡安然的贵公子模样完全不同。不仅原本的那种自信全部消失,连常人那种平淡都不见了。肉眼可见的,赵万永的双手在颤抖,连拳头都握不紧了。
“也罢,是我过于操切了,你回去吧。”洪景来长叹一声,有些落寞。
“……”赵万永抬头看了一眼洪景来,一步一步的走出屋内。
万万没想到,连曾经弃官不做,千里来投的赵万永都无法全力支持洪景来的改革。要知道那时候洪景来孤身潜逃出汉阳,身背逆贼的罪名,手下不过只有十几个护卫而已。谁能够知道洪景来居然最后拉起了上万的队伍,从平安道一路又打回了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