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又梅心里一突,轻声说道,“我说咋那么面熟,不会是长得像吧?”
林进低声说道,“应该是小紫姑娘,我们或许有可能认错,但狗崽不可能认错。它有这个反应,肯定是遇到熟人了。”
江又梅问着王大嫂,“王大嫂认识刚才那个尼姑吗?”
“那是娘娘庵里带发修行的莫生小师傅,这是来村里卖粮食来了。” 王大嫂说。
那个最大的小子说开了,“娘娘庵就在那翠峰山上,”他腾出一只手指了指江又梅他们刚才绕过的那座山,“莫生小师傅大概一两个月会来村里一次,到日子好过些的人家买些精米或是好些的白面回去。”
又一个小子说话了,“娘娘庵里的香火旺得紧,谁家想生小子了,去那里拜了送子娘娘,谁家就能生小子。”
另一个小子又说了,“村里的人都说我娘亲是去拜多了,所以才生了我们兄弟一长串。”
王大嫂骂道,“去,去,都边上去,当着贵人胡说啥咧?”又笑着对江又梅说,“太太别见怪,乡下小子不懂规矩。那莫生小师傅是前年夏天才来娘娘庵的,……”
一个更小的小子又抢了他娘的话,“是咧,跟莫生小师傅一起来的还有一个往生小师傅,长得更俊俏。好多村里的后生都想去想两眼,只是很难看到那往生小师傅。”说完还很遗憾的样子。
王大嫂气得拎着那小子抽了几下屁股,骂道,“胡说啥咧?人家虽然是带发修行,但也是出家人。不许学着那些坏小子混说。”又对江又梅说,“太太认识莫生小师傅?她倒是个知礼和气的,不像往生小师傅那般清高。她进村的时候,凡是遇到谁家求她写个信什么的她都会帮忙。”
江又梅若有所思地说,“她像我的一个故人,但不知是不是同一个人。”
王大嫂忙问道,“故人?需不需要我家二小子去把她追回来?”
江又梅摇头道,“不用,大概是我们记错了,我的那个故人是不可能出家的。”
王大嫂点点头,又把围上来的那几个小子往边上推了推,让开一条路。笑着说道,“太太、少爷快请进屋歇歇。”
又对那个大些的小子说,“二福快把七福给三福,你去灶屋里烧水给贵人沏茶。”
几人正说着,一个三十来岁的瘸腿汉子及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子走了进来。
王大嫂看见了赶紧说,“太太,这是我当家的和我家的大小子大福。”
又对那汉子说,“这些贵人是来咱们家打尖的,当家的快些把咱家的那只鸡杀了,弄几个好菜招待贵人。”
一个两三岁的小子一听便张开大嘴嚎了起来,“你们把大母鸡杀了,咱家以后就没得蛋蛋卖大钱儿了。”
另外两个小些的小子听了以后也是眼眶包着眼泪一副心有戚戚的样子。
江又梅本来心里就有事,被这几个小子闹腾得头更疼了。忙说,“不需要杀鸡,弄点有盐味的东西就行。”
王大嫂听了赶紧说道,“小子们不懂规矩,太太别生气。”又催着那个男人说,“当家的快去杀呀。“
小包子也说道,“我们真的不想吃鸡,留着它给弟弟们下蛋卖钱吧。”
王大嫂就吩咐大福去邻居家借两斤精米和十个鸡蛋,再借点茶叶。又踩着櫈子把房檐下唯一一条腌肉取下来。
春桃说,“茶叶不需要借,我们自己有。”
江又梅让春桃去车上把糖拿下来给这些孩子吃。
几人进了屋,堂屋内就一个破柜子,一个大桌子,几个破凳子,但还算干净。小包子没进屋,跟着那几个小子玩在了一起。
春桃上车看看装糖的盒子,也就剩了二十几块,便都拿了下来。院子里还有五个小子,除了抱在手里的太小不能吃,其他四个一人给了六、七块。之后,春桃便去厨房给王大嫂帮忙,二福也坐在灶边烧火。
小包子看见三个小些的小子猴急地把糖塞进了嘴里, 三福却没有吃。他把衣角掀起来,把这些小子们的糖都没收了放进去,说道,“你们嘴里有一块就够了,这些糖一看就是好货,咱们留着或许还能换些钱儿。”
小子们听了虽然舍不得,但也没有反对,因为三福自己连一块都没舍得吃。
小包子心里酸酸的,这个情景咋那么熟悉咧?这种什么东西都想拿来换大钱的日子他也曾经有过啊。
他就把自己包里的糖都掏出来,还有个六块,说道,“那些糖换钱,这几块就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