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济注意到这边气氛尴尬,专程走过来询问。
他听说山治问起紫楸,捻须微笑,看来这孤悬海外的岛屿,还是有长者多知的,
“楸木在这里确实罕见,但也并非完全绝迹。
山君那边,似乎曾见过几株。
但成色是否能达到紫楸的级别,这里无人验证过。
那种木材极硬,我们这里只有些老辈留下来的铜制刀剑,各家都当做传世的宝贝藏着,
没人舍得拿出来砍伐硬木。”
所谓山君,指得便是岛上最高的那座火山。
无论你身处岛上的哪一个角落,抬头皆是山君。
华夏诸族以天为大,崇拜山岳。
耽罗既是故夏苗裔,以山君为神圣,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山治闻言大喜,表示席后就要去选材。
梁思济劝道,“天色已经这么晚了,阁下是否休息一天,明日再去?”
山治却坚持尽早查看,心中才有底。
梁思济也不再劝,便指定了名后辈为山治做向导。
其实无论路飞索隆还是庆云崔彧,心中都是与山治一般心思。
用过膳后,宾主随意聊了几句,梁思济看出众人心不在焉,知趣的收了话题,喊来那几名小辈带人入山。
时已入夜,月如钩,星河皎皎。
银汉分天,如瀑倒泻,
星野之中,一山高耸,直冲霄汉。
山顶有阙,如五指相屈,握银汉而欲拏之。
崔彧仰天长叹,
“岛上景物奇绝,让人乐不思蜀。
尤已此山气势为最。
百里平原,一山独秀,势拏银汉。
当得汉拏之山。”
山治也跟着点了点头,
“我虽不曾入大白朝圣。
但是马訾以南我却也走过不少山川,却未曾见过可与眼前之山媲美的。
无论是蓬莱,方丈,在此山前均相形见绌。”
崔彧听闻道家仙山名号,不禁好奇,
“蓬莱,方丈?真有此二山?”
山治点头道,
“青州往来平壤城的航道在修道士中颇有名气。
有一条白山支脉,贯穿朝日鲜明之地。
其中最高的两座山峰,一曰蓬莱,一曰方丈,
盛产参,芝,松茸,号称仙山。
由青州至此,需穿大渤海。
故道经有云,蓬莱方丈在渤海之中。
只是近年中原尚佛,偶尔也有游方僧侣过诧。
他们不喜欢道家那些调调,改称蓬莱为金刚,方丈为智异。
与海中瀛洲,号称韩地三神山。”
“咦?”,席间曾与山治攀谈的高姓后生惊叫道,
“瀛洲?听梁乙那说,十余年前有一位道士曾经登上此岛。
当时他十分激动,指认山君便是瀛洲。
据说在山君的岩壁上,还留有他的提诗呢。”
蓬莱,方丈,瀛洲,渤海之外竟然真有三山?
山君渐近,其势巍峨,蔽日遮天。
良材多产高处,一行人星夜登山,没过多久便看到了高姓后生所提到的摩崖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