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二千四百八十九章 庠序就读需蒙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千四百八十九章 庠序就读需蒙学(2 / 2)

刘裕点了点头:“后面羡之也得到过你岳父的赞赏,包括刘毅的小舅郑鲜之也是如此,你们算是我们京口土生土长的几个才学之士了。只是江长史后来有没有跟你说,为什么要来这京口找才学之士呢,按说去别的地方,尤其是文风繁盛的地方,更有人才啊。”


刘穆之的眼睛微微地眯了起来:“因为这里是京口,京口人性格刚强,豪勇好斗,极重乡邻之谊,如果从别的地方,甚至是建康的世家子弟里找人,到军中当参军,文吏,跟京口人的习性相差太远,一个不小心,就会弄成当年谢万那样,身为主帅,却是一副京城高门的架子,看不起京口武夫,如此则文武离心,谈不上战斗力。所以,我的岳父大人是想从京口本地人中找有文才之士,不一定需要才高八斗,吟诗作赋,只需要具备管理乡村,写军中文书的能力即可。”


刘裕长舒了一口气:“明白了,因为乡里乡亲,知根知底,本身就有信任,而且你也不可能看不起我们这些从小玩到大的小伙伴们。江长史这招,实在是高啊。不过,要是能让我们当年也都能跟你一样上学读书,就更好了。”


刘穆之勾了勾嘴角:“这个是真没办法,蒙学这些你们没上过,基本的字也不认识,是没法进庠序的,不然就算让你们来听,你们也听不懂啊。你还记得当年我们是怎么教你的吗?那可是拿着小树枝一个个字地在地上写,你一个字要认几天,我多少次都想要放弃了,要不是你给我吃的,还威逼我不教就打,我恐怕是真的没法教你认这些字。”


刘裕若有所思地说道:“这么说来,不让我们上学读书认字的,并不是朝廷的刻意为之,而是没有这个条件?因为没有竹简,没有藏书,无法做到让人有认字的基础?”


刘穆之点了点头:“就是这个道理啊,所以自古以来,士人可能会很穷,家徒四壁,但只要有几卷蒙学和四书五级这些入门的读物,就能识文断字,认了上千个字之后,就可以去真正地上学了。我很幸运,我家有这些藏书,而你家没有,这是你的不幸。”


刘裕叹了口气:“我娘生我时早死,后娘接我回家,她一介女流,嫁过来的时候没有藏书,只有一些嫁妆,也因为要扶持我们三个兄弟,早早地变卖了,我六岁时就要去捡树枝和稻穗卖钱,或者是帮人看牛做佣补贴家用。如果不是认识了你,识了几百个字,只怕我现在也会和铁牛一样,大字不认一个。不过,我相信这种现象不应该存在,是必须要解决的,如果天下的百姓绝大多数不识字,那知识和文化就永远会给世家高门所掌握,以前我没明白这个道理,以为他们只是靠了占据田地产业才控制了天下,现在我才明白,他们真正的力量,是知识,是文化,因为,如果要治天下,教化万民,是不能用刀,只能用笔的!”


刘穆之点了点头:“现在你终于明白这点了,寄奴,不过也无能为力,书籍和文化保存历来是最难的事,殷商的史料之所以难觅,就是因为他们是刻在龟甲之上,而周朝以后,则是用了竹简,还为了保存的长久,需要烤制竹简成册,非常地麻烦。历代文学大家,往往要组织弟子门生抄写经典,这样才能代代相传。寄奴,我理解你的好心,但你不是神,没法做到天下人人一本书。”


刘裕微微一笑:“那么,印刷和拓本如何?”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