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我在大唐有后台最新章节!
人在受到善待时,总是不知道珍惜。
等到失去一切时,惋惜已经没意义。
……
世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缺乏聪慧之辈,这些聪慧之士哪怕是生活在社会底层,也能够从蛛丝马迹之中推测到某种大势。
高句丽同样有这种人。
越是智者,越会惶恐,只因智者们拥有清晰的认知,明白什么叫做煌煌大势不可逆。
所以,智者活的会很苦。
不是生活上的苦,而是心理上的苦。
……
安妍冰曾是一位歌姬,名声在高句丽家喻户晓,即便是出入高句丽皇宫之时,她也是列为座上宾的那一类。
但是如今的安妍冰却很苦。
她再也不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歌姬。
而是一个每天为了食物发愁的高丽女。
半年以前,中原汉人征伐辽东,一场史无前例的百万级别大战,汉人终于雪耻二十年前的大辱。
对于中原人而言,这是开疆拓土的伟业,然而对于高句丽人而言,这是国破家亡的凄凉。
所以在高句丽皇城被破的那一日,安妍冰躲在家中默默流泪了一整天。
她在为自己故国吊唁。
但她却不像别的高句丽人那般幻想着复国。
原因很简单,她是一个智者,她深知什么叫做煌煌大势,也深知高句丽抗衡不了这种大势。
甚至早在三年之前,安妍冰就已经预料到这种大势……
那时候的她,是名满高句丽的歌姬,偶然参加一次豪门宴会,听到了一个汉人青年的名字。
那是一个如同传奇般崛起的汉人。
他的名字叫做顾天涯。
……
安妍冰至今还能清晰记得,那日宴会上的大人物们谈笑风生,当他们谈论起汉人顾天涯的时候,都是带着一种略显不屑的语气。
在那些高句丽大人物眼中,顾天涯是个仗着妻子成功的人,说句难听的话,这叫做吃软饭。
然而安妍冰却有些忧心,她心里不知为何生出一股惶恐。
自古有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高句丽的民间也有俗语,一头猛虎成长起来之后必然雄霸山林。
它会杀掉其它的猛兽,把整座山林变成自己的领地……对于猛虎而言,这是为了拥有独享的猎场,而如果将这种行径对比人类,那么就是上位者所说的掌控资源。
何谓资源?
土地,人口,物产,财富。
中原和辽东接壤,世代存在着仇恨,自古国与国邻,没有友谊可言,所以每当中原人衰弱之时,高句丽就会侵扰汉人的土地,不但抢夺财富,而且虏掠平民。
那些被掠回来的平民,几乎全都被打成奴隶,累死在矿上中,累死在田地里,他们的白骨累累,变成了高句丽人的财富。
同样的道理,汉人也会报复,每当中原汉家崛起之时,他们都要把失去的疆土夺回来,顺带着抓捕无数高句丽人,运回中原去创造各种财富。
那些被抓捕的高句丽人,命运想必也是极其悲苦的。
安妍冰虽然是个女子,但她自幼饱读汉人史书,所以她有清晰的认知,国与国之间就是如此。
只要利益,没有可怜。
二十年之前,中原大隋没落,于是高句丽大肆伸手,占足了整整二十年便宜。
然而现在,要反过来了。
中原汉人再次建立了王朝,几乎全盘接收了前朝大隋的一切。那个名叫‘唐’的国家在继承疆土和财富的同时,必然也会继承了前代汉人所蒙受的耻辱。
最令人惊恐的是,这一代汉人崛起了好几个民族大英雄。
何谓民族大英雄?
能引领族群过上好日子的才叫大英雄。
这种大英雄,不是民间所理解的那种仗剑游侠,游侠杀富济贫,只能算是小道,也许他们会被百姓称作英雄,但却没有资格被称为民族大英雄。
真正的民族大英雄,得是让整个民族吐气扬眉的那种人。
而一旦某个民族出现大英雄,必然会让庇护整个族群变的强盛。偏偏,这一代的中原出现了好几个大英雄……
李世民,新一代的汉人皇帝。
李秀宁,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帅。
李建成,运筹帷幄的后勤大总管。
仅仅是这李氏三兄妹,已经足以让中原王朝崛起腾飞,无数高句丽有识之士曾经断言,汉人很可能会在十数年之内再创辉煌。
那时候,高句丽就要小心汉人的报复了……
这个断言原本是很合理的。
只可惜谁也没有预料到,中原又崛起了一个汉人。
顾天涯!
……
那一日,安妍冰在宴会上听到这个名字。大人物们谈笑风生,言语之间颇多嘲讽,然而听在安妍冰的耳中,却让她浑身如坠冰窟之中。
她听到那些大人物说,那个顾天涯打赢了突厥人。
她听到那些大人物说,那个顾天涯把家搬到了幽州。
她还听到那些大人物说,幽州正在准备开设商贸互市。
她又听到那些大人物说,无数的穷苦汉人成了幽州子民……
安妍冰陷入恐惧之中,她隐约意识到高句丽的不妙,然而可惜的是,宴会上的大人物们似乎并没有这么想。
他们甚至兴致勃勃的在幻想,高句丽人能够在幽州的互市上发大财。
怎么可能啊?
安妍冰几乎忍不住想要站起来大声嘶喊。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个道理你们懂不懂,这个道理你们懂不懂啊?
可惜她只是一个歌姬,没有资格在国事上发言。虽然她拥有着名满高句丽的才气,但她终究只是一个以才博笑的歌姬。
……
果然,一切如同安妍冰预料的那般。
仅仅三年时间不到,顾天涯这头猛虎伸出了爪牙。而身为整个中原汉家统治者的李氏,竟然对这位外戚进行了无比坚决的支持。
仿佛丝毫不担心他会尾大不掉。
那种毫无保留的支持令人恐慌。
穷尽举国之力,举族征伐辽东……
大唐皇帝李世民,向整个中原发出征召令,足足三十万府兵,外加三十万民夫,无数汉人义无反顾的背上行囊,宛如潮水一般向着幽州聚集。
巾帼不让须眉的李秀宁,据说嫁人之后再也没有领过兵,然而当她的夫君剑指辽东之时,这位传奇女帅再一次披上了盔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