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了父、母亲后,祝英台和丫鬟银心不觉已来到了钱塘道上的草亭旁,可能是时间还早,钱塘道上行人也不太多。
「银心,我们就在这歇歇腿吧。」祝英台回过头对在后抬着行李的银心说。
「好的小姐,我可真累死了!」银心一边擦着汗一边说。
「唉!你怎么还叫我小姐呢!」「对不起!对不起!相公。」银心笑着说完后,就走到了路边的树下休息。
「相公,这儿离那尼山书院到底还有多远呀?」突然有把声音在草亭那边响起。
「大约还有十八里,歇会儿吧!」接着另一把声音回答着。
望过去,只见草亭内正有一位年约十七、八岁的书生坐着,身穿青蓝色的布衫,头带浅黄|色方巾,面如扑粉,齿白唇红,双眼有神,英俊中带有一点憨直的正气。
刚才发问的那个人正坐在亭外的行李担架上,一看就知是那书生的下人,虽然也长得眉清目秀,但眉宇之间看上去总给人一种滛邪轻浮的样子。
「看人家三五成群的,咱们就两人,要是有个伴多好啊!咦?相公你看前面有两个人,可能也是到杭城去,我过去问问看。」这书僮说完后就跑过去银心那边:「喂!你们到哪去啊?」银心见他这么无礼,就别过脸去不理他。
「喂!你是个哑巴吗?」边说边推了银心一把。
「你才是哑巴呢!」「唉呀!原来你会说话呀!对不起,对不起!恕我冒失了,对不起!」「好啦!好啦!」银心说。
「我叫四九,我们是从会稽白沙冈来的,我家相公到杭城尼山念书去的。」「那好极了,我们也是去尼山念书的。小姐……」「小姐明明在家,你提她干嘛!」「我是想小姐如果能跟我们一起出来念书,那该多好啊!」「哦!是呀!」草亭里那书生这时也走了出来,向着祝英台说:「敢问,兄台也是到尼山去的吗?」「是的。仁兄也是吗?」「是的。请问尊姓大名?」「小弟姓祝,草字英台。」「喔!祝兄。在下梁山伯,我们中途相逢,真是三生有幸。」梁山伯和祝英台相遇后,因年龄相约、说话投机,大家一见如故,就结拜为兄弟,一路同行,好快的就到了尼山书院。
光阴如箭,很快的梁山伯和祝英台在尼山书院念书已过了几个月。这天正好是中秋佳节。晚饭后,所有学生都去后花园赏月,吃月饼、喝酒,大家都很开心的在吟诗作对,天南地北的瞎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