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袭击,是特种作战的一种有效手段,即采取各种隐蔽机动的方式,进入敌后方或纵深预定的袭击目标附近,迅即制敌于被动。这是特种部队实施敌后作战惯用的战术手段,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敌重要目标隐蔽突然的袭击,直接达成战略、战役特定目的或为战略、战役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虽然现在还没有这么精确的定义以及太成功的战例,但与之类似的夜战近战,却并不鲜见。
夜战在军事字典中的定义是:夜间进行的作战行动。它的特点很明显,就是可以隐蔽的行动,减少伤亡,迷惑敌人,出其不意,近战歼灭敌人。夜战是作战中有效的战法,无论是正规部队,还是非正规部队,都经常使用这种战斗形势。
在冷兵器时期,由于各方的远程火力的杀伤力和杀伤距离都比较有限,夜战就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有效突袭手段。除了可以出敌不意,避免正面进攻的较大损失以外,还适合善战肉搏战的jūn_duì 发挥自己的威力。
中日十四年抗战中,中日二军之间进行过无数场激烈的夜战,规模从上万人的大会战到十多个人不等。作为实力弱的一方,夜战是中国jūn_duì 一种行之有效的作战方式,大大弥补了火力和战力的不足。夜战从很多时候来说,是一种奇袭作战,比较适合实力较弱的一方来完成。中国jūn_duì 频繁使用这种作战,正是中日二军实力悬殊所决定的。
夜战较为有名的是国军的第29军,由于继承西北军的传统,29军除了擅长防守战以外,士兵多善长肉搏和近战。其中大刀队更是特别有名,士兵多背一把大刀,平日严格练习大刀刀法。在军阀的混战中,西北军多次在夜战中获得关键战役的胜利。在长城抗战中,29军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多次利用大刀队突袭日军,重创了日军。大刀队突袭时候,有时候都步枪也不携带,而是身背大刀和数枚手榴弹。利用夜色隐蔽到日军百米内,甚至几十米内,然后发动突袭。
日军由于夜间视线不良,等到发现国军突袭的时候,一般很难作出及时反应。重炮和机枪的火力优势也完全无法发挥。在短短的10几秒内,国军大刀队就可以突进到日军周围,此时日军只能被迫进行肉搏战。如果一旦反应不过来,张皇失措的日军就会被大刀砍死。在实战中,还有一个29军战士冲入日军营房,连续砍死5,6个熟睡日军的战例。
其实日军士兵也非常擅长拼刺,但是大刀队的刀法更胜一筹。在这种近距离作战中,日军经常伤亡惨重。除了大刀刺刀以外,手榴弹也是近战的利器之一。对于有敌人驻守的小型工事和房间,国军一般以冲锋投掷手榴弹的方式加以摧毁。在视线不好的夜晚,手榴弹爆炸杀伤面广,远远比步枪单发射击管用的多。
国军使用夜战,并不是说自己如何擅长夜战,而主要是为了瓦解日军的火力优势的不得已手段。
但是这样硬碰硬的打夜战和近战,一般双方伤亡不会差别太大。就算是己方兵力占有绝对优势,损失的士兵一般也不会比对手要小。
至于夜战这种作战,日军是比较忽视的。因为这种作战方式,无法发挥日军现有的火力优势,也很容易造成意外伤亡(在东史郎的回忆录中,他的班里面,一个士兵就在夜战中误杀了自己的战友)。所以日军在夜晚,以固守为主,少有主动进攻。
在1933年长城会战遭遇国军大刀队以后,日本军方虽然开始重视夜战,但是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大的改变。
武汉会战,日本才频繁利用一些夜袭战,打击国军相对优势兵力的核心阵地。而国军也利用夜战,成功的攻陷了日军好几个核心阵地。夜战中,双方作战主力仍是刺刀和大刀这类冷兵器,配合少量机枪。
其中以国军九十师连夜攻打日军重要阵地扁担山最为经典残酷,当时由于夜黑不见五指,九十师官兵全都赤祼上身,人人手握一把刺刀,向扁担山上摸去。遇到人就摸上半身,只要摸着身穿军服的就是一刀,这样反复冲杀,五上五下,终于将这五百日军全歼,夺取了扁担山。这种趁黑夜赤膊战法的英勇无畏,着实让我们这些后人汗颜。
日军夜战能力和中国jūn_duì 相比其实并不弱。但是日军较少使用这种战斗形势,主要还是希望以己之长,击别人之短吧。直到1941年的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军面对火力更为强大的美国人,也被迫采用和国军一样的夜袭作战了。可以说,这个时期日本的夜袭是非常成功的,他们利用自己敢于近战,凶狠残忍的特点,从四面八方向美军冲击。一旦美军火力组织有漏洞,结果往往被日军突破,造成严重的损失。这种战术确实让美军极为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