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锦衣状元> 第七百一十二章 定下来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一十二章 定下来了(1 / 2)

锦衣状元正文卷第七百一十二章定下来了在孙交和很多朝臣看来,需要拉锯很久的内三关总督之事,在一次朝议后基本便确定下来。


唐寅作为内三关总督,领右金都御史兼工部郎中衔,提调内三关军务、粮草辎重、防备等事宜,等于是官升一级,与他同去的则是怀柔伯施瓒和太监张永。


事情虽然还没完全定下来,但基本就是一道诏书的事,因为谁都看出来,杨廷和同意并间接促成了这件事。


唐寅最是风光。


入朝才一年多时间,便已从正九品的广积库大使,跳升到了正五品的工部郎中,外放后更是做了正四品的右金都御史,等于说现在唐寅已经具备了跳升六部侍郎的资格。


但这并不是定数,其实唐寅若再晋升,还是留在京城当京官的话,在晋升侍郎之前,还可以被放到五寺少卿等位置。


无论如何,唐寅的晋升都好像坐了火箭,是别人羡慕不得的。


京城的斗法还在继续中。


杨廷和在以自己的方式去瓦解小皇帝的势力,此时朱浩和余承勋两人都不在京城,怎么看这件事也跟他们毫无关联。


事情基本确定后,杨廷和便着手安排调动京营人马。


此事本来不由他负责,他这么上心的主要目的,是把京营的军权逐渐掌控过来。


若是在此番调兵中,内阁能在其中起到主导作用,就算名义上京营还是不归内阁管辖,但以后内阁要安排什么人进去,或是勋贵想提督京营,不都要看内阁的面子?


但在这之前,杨廷和要见见张永。


见内官,这是有忌讳的,杨廷和很清楚这一点。


当初把陆完和王琼二人拉下马的时候,他们罪名中不都有一个「交结内官「的罪名?尤其以王琼为甚,其实王琼除了跟内官有较多接触外,根本找不到什么真正的贪赃枉法的证据,很多所谓的证据都是在王琼倒台后给他硬加上的。


做官到了王琼这级别,不用刻意贪赃枉法,想要银子都会有,背后有大批势力为其所用。


所谓贪污受贿等罪名,多数是说给百姓和中下层官员听的,要的是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其实谁都知道王琼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若是朱厚照健在,要在朝中展开一场政治清洗,那么去年就是王琼出面主持大局……


估计现在倒台的就是的杨廷和,而王琼也会成为护国功臣。


成王败寇。


杨廷和见张永的名头,是让其作为跟张太后联络的引线,着其先去拜见张太后,再以张太后的名义给他传懿旨。


杨廷和不是傻子。


张永现在已经倒台,屁都不是,突然被启用,自然会心向皇帝,要想让张永明白自己去西北的任务,必须要有个人他,那就是张太后。


杨廷和让张永直接听命于自己?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是……办不到。


监军太监别说听命于内阁首辅,就算是私下里有信件往来都是犯大忌讳的,杨廷和现在位高权重,自然也怕被人抓住小辫子,虽然他知道就算真是这样,小皇帝也奈何他不得。


等张永来的时候,已是第二天下午。


张永刚去宫里见过张太后,见到杨廷和时,满脸的沧桑和落寞,没有了当初身为大明护国太监时的风光。


张永最风光的时候,大明军政体系一半人都是他的门生故旧,他的弟弟张富封泰安伯,另一个弟弟张容封安定伯,风头无二,就连当初最得宠的张锐、张忠等三张太监,见了他都没脾气。


这才一年多时间,对张永来说,就好像过了一个世纪,早就


是人走茶凉了。


张永见到杨廷和后,先转达了张太后的意思。


张太后听说儿子要设置内三关的总督,还要派个勋臣过去,一想,我那俩弟弟因为这两年械斗之事正郁郁不得志,不如让他们去立个军功?


若是去三边或者宣大,张太后肯定不会打让弟弟领兵的主意,就在于内三关背靠京城,若内三关真有危险,直接把两个弟弟召回京城就行。


这是一个的职位。


杨廷和自然理解为何张太后会提到这一点,他道:


不能明言拒绝,毕竟杨廷和现在需要跟张太后保持良好关系。


张永道:


张永没说得太明白。


但其实间接在提醒杨廷和。


虽然我张永可以听命于你,但今非昔比,军中没什么号召力,若是唐寅跟怀柔伯施瓒连成一线,那我张永去了也是个摆设,还不如让张家一个混世魔王去,有个专门搅浑水的,那内三关绝对热闹,唐寅的命令恐怕走不出他的府宅。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