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游戏竞技>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 一百四十章 新亚洲主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百四十章 新亚洲主义(1 / 2)

9月末,李哲刚刚回到南京,就先后接见了越南暹罗缅甸老挝等国家的特使。()这些人有些是现在仍在位的合法政府,如暹罗国王的特使,有的则干脆就是各国地下的反抗组织,没有什么合法的政治地位,如越南。


在会见过程中,这些各地的人杰们无一例外的都为李哲大戴高帽,盛情讴歌中华帝国的伟大建设之类的,各种谄媚之色溢于言表,甚至是有些则干脆就直接是哭喊着游子归来,对着高坐上位的帝国皇帝陛下跪地叩头不止,其虔诚求肯之心和后世有许多的不同。


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


此时的时代,中华文化并没有在东南亚衰落,反而因为西方文明的压迫而愈发膨胀,怀念过去的旧时光,自然就想起来昔日中华上朝统治时期的好来了!此时中华帝国强势崛起,正是应了各国国内亲华势力的心思,这种对中国统治者有可能的支持的念想一经浮起,就变得越来越炽烈,再也抑制不住。


有所求,此来自然是态度端正,恭敬之心无以复加。他们此来,未来国家民族怎么样,其前途全看李哲这个中华帝国大皇帝陛下的意思。这可不是未来世界的国家之间的平等交流。和后世所谓的国家外交有根本性的不同。


此时的中华帝国虽然建国不久,但已经是显出了未来盛况的景象,经济文化政治军事都已经是极盛,足以获得这个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尊重。不正是未来东南亚这些小国家的主心骨么,这时候。即使是昔年偶尔也有那么一些旧怨,也肯定是不再提了。一切以中华上国的意愿为主。


李哲也没有辜负他们的心思,在会见期间和他们好好交谈。表达了支持东南亚各国**自主的政治态度,并且向他们许诺:只要他们加入未中华帝国为核心的新亚洲体系,愿意成为这个体系的一份子,那么支持他们的国家的解放甚至是未来的建设,就将是中华帝国责无旁贷的义务。


这个李哲向友邦人士们鼓吹的光明的未来,所谓的新亚洲体系有一个特殊的名字,说出来可能会有些犯忌,好吧!就叫做亚洲共*荣圈,新亚洲主义!


不过这一次。不是什么上不了台面的小国家妄图以蛇吞象,而是以本来就是这一地区传统的核心中华帝国出面,统和东亚各国,回复原本东方世界的文明统治秩序,**自主,共建一个新的富强的现代化的东方文明世界!


这个亚洲共*荣圈以中国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军事中心,地域则包括中国、朝鲜、日本、法属中南半岛、荷属印尼、新几内亚等大洋洲,甚至再极端一点的话,未来甚至有可能扩展到澳洲、新西兰、印度及西伯利亚和中东等地。()中国人将掌控整个亚洲。


在这个体系中,所有的国家为一个经济共同体,能充分发挥各国的资源和人力优势。南洋的石油和橡胶、越南的煤炭和钢铁,缅甸和暹罗的粮食和林木等各种资源都将能互相流通。自给自足,建立起一个以中华帝国为核心的足以和西方世界竞争的联盟!


而中国则作为这个这个联盟的主心骨,不仅仅是帮助各国发展经济和工业。还将为各国提供军事保护!当然这一点,对于现在的各国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中国。没有辜负这些国家的期望。


1914年十月十八日,李哲在中华宫公开举行晚宴。邀请东南亚各国合法的和非合法的一众友邦人士前来参加,并且亲自在晚宴上当着各国媒体的面公开发表演讲:


“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世界,也绝不是只有白皮肤人为所欲为的世界。作为东方古老的拥有着灿烂文明的东方民族和国家,天生拥有国家国土和民族自决的权力的自由。任何阻挡这种自由的国家和政府终将被历史所埋葬。


欧洲文明的传播,对世界经济科技社会的近代和现代化,确实是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但是比起他们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来,少数西方国家对落后国家的惨无人道的剥削和压迫,对于被侵害的民族和国家来说,更是一种令人刻骨铭记永远无法忘怀的伤害!


让我们看一看吧!欧洲文明的所谓传播究竟都做了些什么。


从大航海时代开始起,在欧洲文明的瘟疫一般的侵略之下,整个世界都遭受他们的荼毒。非洲,本土原生态文明几乎已经基本完全消失,完全沦为殖民地,在欧洲进入非洲的数百年李,数以亿记的非洲人口被买卖和残害,被作为牲畜一样凌虐和残杀!他们为非洲带去的不是文明,而是彻彻底底的灭亡和屠杀。


而新大陆美洲,则更是凄惨!辽阔的南北美洲的曾经的主人数量上亿的印第安人到现在已经寥寥无几,全部都躲藏在深山里,躲藏白人的迫害!现在的美洲,取而代之的是全部是白种人的殖民国家。


从今以后,任何人想要了解美洲的历史,就只能从星星点点的考古遗迹上去发现了,整个伟大的美洲文明已经是基本上彻底消失!


这就是文明与文明之间的角逐的结果,整个民族,整个人种的彻彻底底的灭亡!


现在,亚洲!亚洲,还要步他们的后尘吗?也要平静的接受这样的别人强加给我们的噩梦吗?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