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现代都市>葬明> 第四章 北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 北伐(2 / 2)

所以对于这件事肖天健并未给予太多关注,而是将他的精力基本上都放在了北伐的事情上,在这次大规模北伐定下来之后,朝中又因为肖天健是否该御驾亲征的事情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朝中文武大多人以为,肖天健现在已经贵为一朝之主,身份已经不同往常,他的身份已经不易再亲自领兵北上了,最好还是选一个大将作为统帅率军北伐,这种观点深得人心,当肖天健一提及要御驾亲征,文武百官便纷纷上奏,劝肖天健留守南京城即可。


但是这样的劝说对肖天健不起作用,在肖天健看来,他这么多年来等的就是这一刻的到来,现如今大军即将北伐,而他却留在南京城这个大后方是绝对不可接受的,于是他当即便回绝了诸臣的建议,并且当即下诏明示他必须要亲自北上,这件事不容再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大中的诸臣其实也早已习惯了肖天健的强势作风,见到劝进无效,于是只得偃旗息鼓了下来,各自都开始将精力放在了北伐的事情上。


这次北伐将是决定大中朝命运之战,所以大中国上下无不都十分重视这一战,而这一战他们要对付的主要敌人已经不是大明官军了,到了这会儿在肖天健的引导之下,所有人可以说都统一了认识,那就是他们此次北伐的主要敌人,将是北方叩关南下的建奴大军。


所以不管是情报部门,还是财政、后勤部门,乃至是军方各个系统,都开始为这一次北伐做起了准备工作。[]葬明4


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次北伐将会是一场超大规模的战事,兵力方面倒不是很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便是后勤供应方面,大中朝立国之后,虽然眼下实力已经很强了,但是毕竟很多地方经营时间尚短,财政和物资的基础还相对比较薄弱,这样的大战需要的物资是一个天文数字,没有几百万两银子投进去是不可能的,更何况这还牵扯着大中朝工业系统的生产能力,而且给他们准备的时间也非常仓促,想要完成这样大规模的物资调运和兵力调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各部为此都投入到了连轴转的工作之中,许多事情被暂时搁置下来,全部精力几乎都用在了战争前期的准备方面。


好在大中新立国不久,各部还未形成官僚作风,相互之间推诿扯皮的现象也不明显,而且所有人都知道肖天健在这件事上倾注的热情之大,谁也不想这个时候因为扯皮惹怒了肖天健,所以各部之间只能通力合作,将大中刚刚建立起来的行政机器开足了马力。


于是湖广、南直隶、河南、山西各地的物资都开始在总后勤部的调配之下,大批民壮被调动起来,将这些物资开始大批量的通过水陆两种方式,朝着北方前线送去,大批的粮食、弹『药』、器甲、枪炮纷纷装船或者装车,运往了需要它们的地方。


长江和运河上的漕船以及各种货船也再一次忙碌了起来,以运河为主要运输通道,大批驶入京杭大运河之中,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缓缓朝北行去。


大批大中国的兵马,也从各地纷纷被抽调出来,朝着兵部给他们指定的位置集结了过去,此次肖天健下令除了李栓柱的第三镇军之外,其余镇军全部都抽调出精锐兵将,参与这一次的北伐行动,这就牵扯到了很多地方的兵将的调动。


在兵部的调派之下,阎重喜第一镇奉命抽调出两万步骑,朝着雁门关一带集结,他们作为左路军承担对大明京师西北部的攻击以及对建奴军右路人马的抵御,由阎重喜亲自挂帅,王承平和李凌风为辅,卢象升作为监军随行,形成一个作战集团。


而刘宝的第二镇则集结一万五千步骑兵马,在顺德府集结,以刁正挂帅,刘宝留镇河南,形成中路军朝京师方向攻进,他们的主要敌人是眼下在广平府一带布防的傅宗龙的大明官军集团,以及京辅各地的残存官军势力。


至于肖天健本人,则以大中朝皇帝的身份,亲自统帅石冉的第四镇部分兵力和罗立、刘耀本的近卫军大部,以及数量有限的羽林卫共四万兵马组成大中国北伐右路军,在淮安府集结,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北上,朝着北直和山东方向攻进。


这三路大军真正的主力其实还是肖天健亲自统领的右路军,而左路和中路军则属于辅助兵力,大军北伐的时间定在了天元元年三月十七日的早晨。


而肖天健本人也在三月十日的早晨,离开了南京城,在铁头的羽林卫护随之下,乘船先走长江然后在扬州府转入运河,朝着淮安府方向开去。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