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与法国餐和土耳其餐一起,是世界三大美食之一;而中餐更是位列三大美食之首。
究其原因,并非是因为本土‘大厨’们一代代努力尝试做出美味的产物,而是因为至19世纪初期之前,咱们作为世界上最开放最包容的经济重心的一种结果。历史上的汉、唐、宋、元、明以及清早期,咱们都是世界经济中心,加之汉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也因此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于是,南方的大米,北方的稗子、小米和大豆,西域的小麦以及制面技术、中南美洲的辣椒等等,都随着南来北往的商人与官员交汇于华夏,这使得‘中华菜采纳了许多其他民族的饮食文化。在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无论谁吃了中国菜都不会觉得不合口味。’更有趣的是,也因为咱们曾经是全球经济中心,要迎接来自于世界各国商人与官员,于是,在汉代就有了世界上最早的‘外用餐文化’以及最早的‘餐馆’。”
“看来,不仅国人爱中华美食,而且在世界史上,中华美食曾经是世界餐桌的中心!”方爸笑道“南南,这就是基础啊!”
方默南手托着下巴,笑而不语,吃遍世界看经济,老爷子很有心得体会嘛!
林老爷子话锋一转,古朴的声音再次响起,“而如今,法国、日本、甚至是韩国雄心勃勃打造美食软实力时,中餐大多是靠华人经营的小餐馆而步步推进的,以至于不少外国人对中餐馆的印象就是廉价和嘈杂。
如今这世界,各国纷纷打造软实力,音乐、影视、体育竞赛是许多国家试图营造的软实力的组成部分,但比起通向灵魂深处、直达人体肠胃的古老而又坚实的渠道———食物,所有这些都不值一提,而对于华夏来说,‘没有什么比中餐更有华夏特色了’。”
“说的好!”方爸激动地叫道。
方默南则竖起大拇指。
林老爷子接着说道,“提起中餐,很多外国人都充满神往。日本著名小说家谷崎润一郎早在1919年就于《大阪朝日新闻》上发表过题为‘中华料理’的随笔,表示‘我从小就一直喜爱中华美食。’如今,小日本政界高层也很钟情“中华料理”。很多政要也喜欢吃中餐!
很多人虽然没有来过华夏,但非常喜欢去当地的唐人街转一转,坐在唐人街里,看着迎来送往的华人,听着街上传来的华夏音乐,用筷子夹着盘中美食,才算是真正享受了中华美食。
中餐和大熊猫一样,被外国人视为华夏的一个象征,它体现了华夏软实力中的文化感染力,中餐向来是华夏最成功的文化输出品。”
到了后世移民如潮涌,形成了许多华人聚集区,甚至美国人惊呼:中餐是美国很多百姓生活的一部分和大众化的一种享受,很多美国人也会用筷子。
印度阿三则羡慕地说:中餐向来是最成功的文化输出品。一项调查显示,在英国,中餐首次超过了一直一统天下的印度菜,成为英国食客的新宠。
虽然说的热闹,但依然改变不了,国外的中餐很外国的现实。
林老爷子接着说道,“东西方文化差异,对中餐馆有影响不小。”
修斯点头认同道,“中餐热闹,西餐沉闷;如果我走进一家中餐厅,发现静寂无声,我就觉得仿佛要出事儿了,亦如我们走进一家西餐厅、发现里边吵吵闹闹一般。”
费斯附和道,“你们喜欢热闹,但对于我们来讲就过于喧哗吵闹,不适合谈事情。
在中餐厅谈事情只能选包房,而纽约的金融大鳄谈交易,一般都是在餐厅的大堂见面,他们可以选择一个大家可以看见他们但是一定听不见他们的角落位置上窃窃私语。”
默北突然想起什么笑道,“在中餐馆儿,看到老外们点的菜,谁点的就摆在谁的面前单独吃,别人想尝的必须伸过去叉一点,然后用叉子折腾水晶粉丝,我顿时就觉得黑线满脸。除去这些不说,那饭菜的味道,连受尽西餐荼毒的我,都没办法昧着良心说好吃啊……”
“姥姥我的胃真是受尽了折磨啊!”默北打起悲情牌。
“哎呦!我的乖孙儿,你姐不开,姥姥我干了。”姥姥搂着默北,豪情万丈地说道。
ps:
求粉红、求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