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对地方藩王有着诸多限制,轻易不得出封地,更别说进京师了,自英宗之后,再无藩王能够进京,益王如今允许所有的亲卫郡王进京,对各地的藩王来说,简直就是一大盛事,所有的王爷都预感到,益王不仅是要推行海外分封,对宗藩的管理也将有重大的变化,因此,但凡能够出行的,全部都匆匆赶往京师。
各省大员自然也不敢怠慢,纷纷起程赶赴京师,大量的士子也在同一时间涌向京师,益王登基,恩科也就不远了,迟去不如早去,谁不想亲眼见证益王登基的盛况?
京师,武英殿东配殿——凝道殿,胡万里一身常服,在殿内闲适的缓步踱着,随意的说道:“新天子御极,一般是大赦天下,普免天下钱粮,本王入主京师之时,已然免了天下一年的钱粮,此番登基,就不再免了......。”
听的这话,翟銮忙躬身道:“殿下御极登基,普天同庆,不免钱粮,似乎.......。”
“免钱粮,普通百姓也没多大受益,受益的是地主。”胡万里瞥了他一眼,兀自缓缓的踱着道:“本王在檄文中要废除兵籍、匠籍,登基之时,昭告天下,兵籍、匠籍一律归入民籍,同时,正式宣布废除人头税(丁税),有此两条,足以天下同庆。”
听的这话,殿中登时一片安静,废除兵籍、匠籍,牵扯到大明的兵制和徭役,废除人头税,则减少了朝廷的收入,但益王说的很清楚,这是他靖难之时发布的檄文中承诺的。谁敢开口反对?
默然半晌,翟銮才道:“殿下,此事牵扯颇广,能否暂缓一些时日?”
“缓?仲鸣准备缓到何时?”胡万里停下脚步看了他一眼,道:“眼下就是大好机会!鞑靼举族归附,西北九边皆成内省。裁撤边军,废除兵籍正当时!就从九边入手,逐步推行,匠籍的废除,影响不是很大,工匠仍然要以手工业为生,朝廷同样可以征税,用税银再来征招工匠,朝廷没多大的损失。反而还能促进手工业的发展,这是大好事,算账不能只看当前!
至于人头税,这是最不公平的赋税,不仅拉大了贫富差距,加剧了社会矛盾,也不利于人口的发展,更不利于人口的流动。如今朝廷四处开拓疆土,要鼓励百姓自由流动。这有利于减轻土地兼并的危机,利于地方稳定,也减轻了朝廷的负担,朝廷不用花费大气力去迁移人口。
因此,人头税必须坚决废除!至于废除人头税带来的损失,堤外损失堤内补。不要急于一时。”
听他考虑的如此长远,而且语气如此坚定,没有丝毫斡旋的余地,殿中一众人等谁还敢反对,都连忙躬身道:“微臣等遵旨。”
胡万里微微点了点头。顺着思路说道:“这几条受益的是百姓,本王登基,天下士子也应该受益,如今士子人数暴增,但通过科举入仕的却只有极少数,百万士子弃之不用,实在暴殄天物!我意规定所有衙门胥吏包括衙役在内,都必须任用童生以及童生以上功名的读书人,并且允许吏员逐及迁升,以后各级衙门的吏员衙役只能从退役兵丁和读书人中征召,你们以为如何?”
听的这话,夏邦谟连忙躬身道:“胥役和衙役乃是贱业,还请殿下慎思,此举怕是有损读书人名节。”
胥役和衙役也是公务员,别那豆包不当粮,胡万里不以为意的道:“都由读书人充任,衙役也就不是贱业了,此事先在顺天府推行,读书人有操守,知礼仪,有学识,更适合充任衙门吏员,读书不就是讲究学以致用?再说,以后衙门的吏员俸禄都由朝廷发放,这是很体面的工作,不会有损读书人的名节。”
听的这话,一众官员都是暗暗心惊,益王这是要大刀阔斧的革新!略微沉吟,翟銮才道:“殿下,此事是否先在京师放出风声,试试京师士子的反应?”
“行,你们先将衙门各级胥吏衙役的俸禄订立出来,然后放出风声。”胡万里颌首道:“再有,各部院寺监以及各级衙门疲沓成风,此风不可长,以前虽有考核,但间隔时间太长,必须形成月有考、岁有稽,事可责成的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与官员的升迁明确挂钩。
而且必须实行层层督察制度,以内阁控制六科,六科监察部院寺监,六部督察各地方官,层层监督,以此预防吏治**,督促政令的有效执行。你们尽快的拟定一个考成方案出来,否则再好的政令,得不到有效执行,也是枉然。”
这是要扩大内阁的权利?翟銮、夏邦谟都是一喜,连忙躬身道:“微臣遵旨。”
暮春三月,京师气候最为宜人,正是文人士子,官宦富户携眷踏青的好季节,不过,外地来的王爷、官员和士子们却是没这份雅兴,士子们要备考,官员们要借着这难得的机会积攒人脉,各地赶来的亲王郡王更没有那份闲情逸致,一众素未谋面的叔伯兄弟们整日里忙叙亲谊,讨论益王御极将给一众宗藩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会同馆附近的茶楼酒楼天天都是爆满。
其实也不止会同馆附近的茶楼酒楼生意好,临近四月,整个京师都已是人满为患,所有大小客栈都是客满,大小茶楼酒楼都是爆满,生意相当火爆,朝廷要进行革新,衙门所有的胥吏衙役全部都由朝廷发放俸禄,并且允许迁升为官员,准备统统由童生以上的读书人充任,准备在顺天府试行的消息一散播出来,立刻就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吏就不说了,虽然没有品级,但毕竟是官身,但胥役就不一样了,胥役不仅没有官身,而且往往被归属于贱民。衙役就更不用说了,大多都是临时聘请的,泼皮混混都有,素来被正经人家轻视,如今全部由读书人充任,这让素来清高的读书人情何以堪?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不领情。一众童生和秀才,特别是屡战屡败的童生秀才却是拍手叫好,读书人清苦,科举又分外艰难,能多一条入仕的途径,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而且是还是朝廷发放俸禄,这有什么不好?
名声?当各个衙门的胥吏衙役全部都是读书人充任,谁还敢说胥役衙役是贱业?有朝廷发放俸禄的贱业吗?
满城的官员士子为此喋喋不休的争论了数日。转眼便到了四月五日,嘉靖带着百官返回了京师,问知严嵩没有随行,而是取道广州,胡万里安心的率着京师一众藩王勋贵官员赶到郊外恭迎,其中还夹杂着不少的士绅,场面之大,远远超过往日百官郊迎的场面。可谓是盛况空前。
见到如此景象,有些忐忑的嘉靖终于是彻底放下心来。淡淡的瞥了一眼跪在最前面的益王,他便缓缓的转过头,看向道路两旁站的跟两条墨线似的精神饱满军姿笔挺的护卫队兵丁,心中说不出的失落,进城之后,他也没进宫。而是径直入住西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