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热(2 / 2)

朱元璋乃是开辟,自然得受这背叛的委屈,那时候在争天下。


朱祁钰当然不用受委屈,否则朱元璋这委屈,不就白受了吗?


朱祁钰认真思考了许久,说道:“兴安,你让司礼监拟密旨。”


“首先,若是赛因不花被抓归案,若是果真如他所言,可不送往太医院,斩首示众。”


死是必须要死的。


朱祁钰是皇帝,他代表的大明的秩序,凡人君有动作,兆亿庶众咸瞻仰,以为则而行之也。


若是这等投敌之人,都可以饶恕,那对大明忠心的之人,岂不寒心?那些英烈祠里的英烈们,又如何能够瞑目?那大明这公序良俗,还如何维护?


奸细必须死,不过念在其未曾作恶的份儿上,可以斩首示众,给个痛快。


朱祁钰继续说道:“所获赃银,皆以抄家论,尽数充公,送于国帑。”


赛因不花要用瓦剌做局,为子孙牟利,朱祁钰怎么可能同意?


这是赃银,性质上得确定。


不是赛因不花说交税纳赋,就可以留给子孙后代。


那是大明人的权力,赛因不花已经放弃了大明人资格。


他可以以瓦剌为局牟利,但是所有收获,要尽数充公,想留给子孙,那是做梦。


朱祁钰话锋一转说道:“朕可以赐殷氏一家三口改姓殷,若是他将经营所获,送至大明,朕赐其一家三口四倍所需资财度日,直到孩子成年。”


大皇帝开除了赛因不花的大明籍,甚至孩子都不跟他的汉姓,殷氏、孩子和赛因不花已经没有关系了。


这是将殷氏及两个孩子活命的事儿,和赛因不花的所作所为,完全切割。


那要是赛因不花不把经营所获送到大明呢?这个问题其实可以换成,殷氏带着俩孩子怎么活下去呢?


既然赛因不花要把孩子送回大明,那就得付出足够的代价来。


兴安俯首说道:“陛下宽仁。”


兴安说的仁慈是真心实意的,这种贰臣贼子,千刀万剐不可惜,陛下饶妻儿一命,不是宽仁又是什么?


“朕只希望朕的宽仁,不是宽纵,否则的话,即便是穷尽天涯海角也要将其碎尸万段,挫骨扬灰。”朱祁钰略微有些担忧的说道。


兴安想了许久说道:“他都把妻儿送回了大明,还能有什么退路不成?”


朱祁钰嗤之以鼻的说道:“他可以在和林,娶一瓦剌女子,再生一个便是了,对于这等人而言,妻儿在他们心目中又有何用?”


“都是贰臣贼子罢了,谁又能知道,这不是他为瓦剌人效忠,才这么做,向大明示好,好为瓦剌人尽忠。”


“朕不信他。”


皈依者狂热,皈依者比原教徒会更加狂热,更加疯狂,对自己的本族或者原先的信仰,倍加唾弃,并且竭尽所能的献上自己的忠诚。


比如喜宁为敌先锋,比如韩政的儿子韩陵、刘玉的刺王杀驾,比如渠家的得不到就毁掉,这些都是皈依者狂热。


朱祁钰非常怀疑这个赛因不花,完全是为了让瓦剌人相信他,才会把妻儿老小都送到大明来!


兴安没有再劝,陛下有陛下的考量,虽然他很想说,正因为是贰臣贼子,才更懂得识时务者为俊杰,知道哪方会赢。


而且兴安认为,赛因不花可能真的只是想让孩子活下去。


陛下曾经说过,夜不收搜集到了情报,瓦剌人的孩子很多,但是他们之中只有二十个才能长大成人一个。


当然,这都是兴安的想法,他并不算讲,陛下圣断就是。


“陛下,该去参加宣谕了。”兴安笑着说道。


无论这赛因不花是为了什么目的,他都在和林,大明也没有能力掌控远在西域甚至是天方那些渠家的商铺。


左右不过是一步闲棋罢了。


陛下最擅长什么?最擅长的堂堂正正的大道。


只要大明不断的强盛,伟大起来,那无论赛因不花究竟是什么目的,最终,都是大皇帝想捏成啥样是啥样,都得变成大皇帝的形状。


朱祁钰穿的是一身的常服,这次他吸取了过去的经验和教训,选择了另外一种方法,手持七品参议通政的牌子,去和百姓们沟通。


同样,于谦和王文都会参与其中。


大明的宣谕依旧是一月一次,朱祁钰每次都是旁听。


地点设在了通政司的衙门,朱祁钰带着兴安来到了通政司的衙门,宣谕早就已经开始了。


这次选了大约三十个百姓,依旧是随机抽取,在选定之前,连朱祁钰都不知道会选谁。


整个大圆桌前,吵吵嚷嚷,朱祁钰坐在了角落里,看着这些百姓。


今岁的百姓比上一次状态好好许多。


至少他们面圣的时候,可以穿自己的衣物了,而不用兴安费劲儿的去准备,以防止百姓君前失仪。


虽然不是绫罗绸缎,但也是夹袄,不会冻死路边。


于谦和王文对视了一眼,他们其实早就猜到了,那个七品参议通政到底何人。


但是现在确认了,依旧颇为震撼。


其实自唐朝之后,几乎所有的储君,都会担任一段时间京师府尹的职务,唐朝就是京兆尹,宋朝是开封府尹,到了元朝的时候,这件事就断了。


明承唐制,但是哪怕京师在南衙的时候,应天府知府也是由六部明公担任,而府丞才是应天府、顺天府的主事。


现在大明皇帝突然把自己弄成了七品参议通政,参与到具体的政务之中,这是好事。


于谦和王文继续在和百姓们沟通着。


朱祁钰在旁听,偶尔遇到了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就会写个纸条给王文,王文这个通政使就负责传达圣意。


这场宣谕在经过了两个时辰之后,终于结束。


百姓走后,朱祁钰来到了大圆桌前,坐到了首位。


他很满意的一点,通政院衙门并没有居高临下,设置一个月台,弄一班衙役,轻则怒斥,动则上刑,而是坐到了桌子前,把百姓关切的问题,了解清楚。


这个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毕竟去年在泰安宫,朱祁钰都弄了个大长桌,和百姓坐到了一起,虽然最后他还是退到了幕后。


他笑着说道:“以稽为决,我们不了解问题,如何能解决问题呢?通政司这一年做的很好。”


首先,他高度肯定了通政司这一年的工作。


“去岁我们关注的问题,比如今岁得到了一定的缓解,比如青稻钱破门灭户,比如村里的孩子读书识字困难、比如村中懒汉地痞等等问题。”


“但是一些新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