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四百二十七章 关于开会的若干小技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二十七章 关于开会的若干小技巧(2 / 2)

“这是会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否则你面对这些官吏的穷追猛打,就会应接不暇。”


“他们比京师那一群师爷好对付多了。”


“京师的师爷和贵州地方的师爷,有着本质的不同,要想让京师的师爷服,就得像陛下那般,文武并重。”


“那是真师爷啊,利柄并不好用。”


“贵州地方的师爷,就只需要利柄,就可以拿捏了。”


罗炳忠恍然大悟的说道:“殿下…高见。”


朱瞻墡喝了一口茶说道:“在恳谈的时候,你一定要掌握好底线,这是绝对不能变的。”


“当他们触碰到底线的时候,立刻就要面目可憎,绝对不要有一丝一毫的忍让,直接严肃反击,否则他们就会得寸进尺,这一点最为重要。”


罗炳忠回想了下十分认同。


襄王拒绝那份名单的时候,根本没有任何一丝一毫的犹豫,看到有土司世官,立刻断然拒绝。


他赶忙说道:“殿下高明。”


朱瞻墡继续说道:“当然也要注意每个人的反应,比如那个范理,就一直在犹豫。”


“你要找到他们那个头儿,要注意观察,否则就是鸡同鸭讲,白费劲儿。”


“比如他们的头儿是董和,看似一直到关键问题谈完,他才暴露出来。”


“其实不然,在第一个问题还没谈的时候,孤就已经可以确定是董和牵头了。”


罗炳忠认真回味了一番,俯首说道:“殿下真是洞若观火。”


朱瞻墡的面色变得奇怪了起来,打了个哆嗦说道:“京师的那帮师爷,总是紧密的团结在一起,你根本不知道他们谁是头儿,似乎每个人都是头儿,似乎哪一个都不是。”


“很难理清楚,朝堂啊,都是人精。”


进士考了翰林可以直接任京官,那要到地方做了推官,什么时候才能做京官呢?


九年期满归朝是底线,但是大多数情况,是归朝之后,再次挂京官印绶,出任地方。


于谦卷了十九年,王文卷了十八年,王翱因为和杨士奇一点小摩擦,生生卷了二十五年,才进了京。


就京师那帮师爷,有一个好对付的吗?


朱瞻墡跟他们都勾心斗角几个月,人都瘦了三十斤,心累人更累。


瘦下的肉,都是他为大明掉的秤。


这董和,永乐二年的进士,做官做到现在还在地方厮混,京官,哪有那么好进去的?


“地方好啊,地方都比较蠢。”朱瞻墡由衷的说道。


“开完了会,要做好会后总结,你待会儿去接触下那个范理,我感觉他应该跟这些地方官不是一条心,接触接触没坏处。”


罗炳忠不停的眨着眼说道:“那名单不是他交上来的吗?”


朱瞻墡看着罗炳忠上下打量了许久说道:“平日里你挺机灵的啊,疏浚、营建、往来沟通、调节关系,都挺好的,怎么这种勾心斗角的事儿,就没有天分呢?”


“正因为是他交上来的,所以孤才让你去接触。”


罗炳忠疑惑的问道:“啊?为啥啊?”


朱瞻墡咂咂嘴,解释道:“他知道会被拒绝才那么写的,这么说你明白了吧。”


罗炳忠认真的思考了许久,才心服口服的说道:“殿下识人之明,慧眼如炬啊!”


范理并不蠢,为什么交一份必然会被拒绝的名单?


改土归流是国策,是一点都不能违背的,他居然把土司世官的名字写上。


如果真的想通过,为何不写土司世官的亲属呢?或者干脆写经纪买办的名字代持呢?


就是为了这份名单,不会被通过。


这就是朱瞻墡让罗炳忠和范理接触的原因,看看范理是真的蠢,还是在试探。


朱瞻墡看着罗炳忠的样子,无奈的说道:“罗长史啊,跟着孤多学几年,孤虽然不如你勇猛精进,但是孤见得多啊。”


他亲眼看着嫡皇叔汉王朱高煦,在宣德四年,全家被烤死,不长一颗七窍玲珑心,活不到现在。


罗炳忠笑着说道:“臣再在殿下这儿查漏补缺几年。”


“好了,去吧。”朱瞻墡挥了挥手,示意罗炳忠去做事便是。


郭琰正准备起身告退,朱瞻墡却叫住了郭琰。


“你的事,孤也知道了,是陛下告诉孤的。”朱瞻墡之所以一直让郭琰跟在身边,就是为了和他谈谈心。


朝廷对不起郭琰。


贵州在之前是什么地方?是穷山恶水,是几乎等同于流放之地。


正统十年那场不起眼的民乱,郭琰提领八府之地造的船全都被毁于一旦。


郭琰本人就被扔到了这贵州思州府做了知府。


郭琰一愣,神情有些悲怆的俯首说道:“谢…陛下挂怀。”


天下多少举人,多少进士,能让陛下记着的又有几个呢?


郭琰本来有点怨怼的心思,立刻烟消云散了。


朱瞻墡继续说道:“王骥已经死了。”


正统十年时候,杨士奇已经死了,假手神器的是王振,定西候蒋贵,南征麓川回来之后,对他儿子蒋琬,说了一句很古怪的话。


王骥用王振,而非王振用王骥。


郭琰的厄运是从投效皇帝建立南下西洋水师开始的,他抿着嘴唇,他自然知道这话何意,抿着嘴唇说道:“臣…一早就知道了,乐的喝了半壶酒,臣不善饮酒。”


朱瞻墡想了许久说道:“你有什么要求吗?”


郭琰赶忙俯首说道:“臣不敢,现在就挺好的。”


朱瞻墡的意思很明确,就是朝堂乌烟瘴气,导致薄待了郭琰这么些年,郭琰可以提出一些不过分的要求,比如入京为官,比如荣归故里,比如请些恩赏。


他想了想说道:“你要知道,陛下日理万机,下次不见的还能想起你来,这次不提,没有下次,一阵风一样,一吹而过。”


郭琰笑着说道:“臣早就想好了,臣蒙皇恩多年,不敢有非分之想。”


郭琰只是个进士出身,他这个时候不提,陛下真的会忘了他,但是朱瞻墡把话讲明白了,郭琰还是什么都没提。


朱瞻墡点头说道:“好好做事,朝廷不会亏待任何有功之臣的。”


朱瞻墡看着郭琰的背影,沉默不语。


郭琰不应该在这,这奇怪的世道。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