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日军第四师团这样独树一帜、“弱”不禁风呢?究其原因,这是由于日本大阪的独特文化造成的。
在古代日本各地,基本的社会结构是农民依附于拥有土地的诸侯【即大名】,而诸侯服从于幕府将军。这种长期不变的社会结构导致日本形成了上下级关系严格,富有服从精神的文化特点,也是二战中日本jūn_duì 普遍狂热“效忠天皇”的心理基础。
然而,大阪却有些不同,这个地方是著名的商业城市,居民多与商业有关,对诸侯的尊重十分有限。反之,围绕着苛捐杂税等问题,大阪人几百年如一日,不断和诸侯斗智斗勇、讨价还价,所谓忠诚,那就更谈不上了。
于是,跟将军与诸侯一样,天皇在大阪人心目中的地位也与其他地方不大一样。虽然在二战中,出身于大阪的士兵也受到了军国主义的蛊惑,然而大阪人却不会急着去“为效忠天皇而死,为大日本帝国而死”,能不死尽量不死。对待上级命令,出身于大阪的官兵也习惯于“讨价还价”、“斤斤计较”,不会像其他部队那样闭着眼睛执行到底。甚至第四师团内部还制订了所谓“无谓的牺牲不要付出”、“不合理的战斗不要参加”、“穷途的敌军不要追击”的“三不要”原则。
而初次听到对面阵地上是日军第四师团的时候,李卫东还有些愣神。作为一个骨灰级的伪军迷,第四师团的“鼎鼎大名”他还是听过的。
——————————【夜幕降临的分割线】——————————
海南军05号高地,硝烟减弱并不代表着就能放松。
趁着夜幕完全降临之前,海南军战士们必须迅速重修被日军炮灰击毁的防御工事,以及伤员救治和部队换防。
“快...!快...!都动作快点!”海南军209营营长曹德胜半蹲在战壕里大声喊着,他的身旁是屈身跑步前进海南军战士。
“妈的!你小子不想被小鬼子给开瓢,就把脑袋低点!”营长对着一个神态略显木楞的士兵怒吼。
只有一点五米深度的壕沟是不可能让士兵们直身跑步前进。而这样做的后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被日军神枪手开枪击穿脑壳。
阵地战和城市战中,最令人胆寒的其实是“冷”枪,每一次孤单的枪声响起,或许又是那个倒霉家伙为此付出了生命。
当整个换防任务彻底完成,夜幕已经完全将大地笼罩。海南军战士们靠着工事内部尽可能积攒更多的体力,黑夜是日军敢死队最好的掩护,战火将会重燃。
05号高地的位置很优越,可以说是双方交战的必争之地。而围绕着这片土地中日双方士兵展开激烈的争夺。地面曾被炮火不断的翻来覆去,随手抓一把沙土,都能在里面找到好几粒弹片残骸。
而夜间田野的昆虫的鸣曲更是早已绝迹,黑暗对于所有人而都显得格外漫长。
—————【本章完】—————
ps:因为忙于备战高考,所以好长时间都没有更新。最近提起笔,才发现文笔居然都有些生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