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吃的东西拿进厨房,不但案子上摆满了,地上也放了不少。老校长和老村长来到厨房一看,吓了一跳,老校长说:“小河,怎么买了这么多东西,这可怎么吃啊!”
秦子禾笑了笑说:“老校长,吃不了可以慢慢吃么!”
老校长说:“天这么热,几天就放坏了,怎么也吃不了啊!”
“哦!”秦子禾这才想起山村十分贫困,有电冰箱的人家都可能没有,更别说有冰柜的人家了!
楚瑶也没想到秦子禾让人买了这么多东西,见老校长有些发愁,想了想说:“老校长、老村长,我看不如这样吧,在外面支上大锅,把这些肉和鱼都炖了,请全村的人都来吃一顿!”
在厨房里帮忙的村民们一听,都一脸希冀的望向了老校长和老村长,他们一年到头吃肉的次数十分有限,除了年节吃点肉之外,平时菜里见点肉星都难,见楚瑶要请大家吃肉,心里十分的高兴,可又怕老校长和老村长不答应。
老校长对楚瑶的提议十分赞同,立即说:“村里这么多年也没有什么大喜事了,楚老师从美国回来可算得一件大喜事,村里是应该庆祝一下,就按楚老师说的办!”说到这里指着厨房村民说:“大牛、二虎、铁柱,你们回家把你们的婆娘都叫过来帮忙!”又指着另外几个人说:“张老三,你回家搬两口大锅来,牛二宝,你找几个人在外面搭两灶坑,其它人能干什么就干点什么!”
村民们高兴的答应后,各干各的事情去了,楚瑶陪着老校长和老村长又回到了屋里的炕上,小袁老师把赵磊带来的各种水果洗干净直接用铝盆端了上来,楚瑶知道老校长和老村长岁数大了牙口不好,给他们一人扒了一根香蕉递给他们,两位老人高兴的接过吃了起来。
爬在窗户上的几个孩子一看这么多水果,而且还有许多是他们没见过的,眼巴巴的直往下咽口水。楚瑶见状,从盆里捡出一些芒果走到窗户前,隔着窗户分给了孩子们,孩子拿到芒果后,一哄而散,跑到一边迫不急待的吃了起来。
院子搭起了两个大炉灶,张老三搬来的两口大锅是入冬前齑酸菜用的大铁锅,一口大铁锅足能盛下五桶水,农村最不缺少的就是柴禾,大锅支起来点上火,时间不长锅里的水就沸腾了,这边肉已经切好,骨头也剔了下来,把骨头和肉一起下到锅里炖了起来,两条大花鲢鱼也收拾干净切成了若干段,放到另一口锅里炖了起来,等到锅里再次沸腾起来时,满村飘香。前来帮忙干活的、围观看热闹的、拿着盆和碗等着盛肉的村民越聚越多,他们的脸上都露出了高兴的笑容……村里一百多户人家,一角猪肉只有七十多斤,剔去骨头也就剩五十多斤,一家还分不到半斤,而一斤生肉煮熟了只能出七两,半斤也就能出三两半,也就是说一家只能分到三两多肉,两条花鲢鱼也是一样,加一起不到三十斤,做熟之后一家也分不到多少鱼肉,想让全村人吃好,就得多加点疏菜。炖猪肉最好是酸菜粉条,虽然这个季节没有酸菜,可地里有的是白菜和菠菜,挨家挨户一凑,也凑了三十多斤粉条。炖鱼当然不能加白菜和菠菜,茄子吃味,做好的茄子都是鱼香味儿,而茄子地里有的是,派几个人摘就是了,同时分出一些粉条加到鱼锅里,炖了满满两大锅,就算全村出去打工的人都回来也够吃了!
厨房里忙得更是不可开交,四个炉灶全部派上了用场,一口锅闷大米饭,一口锅烀土豆、茄子、苞米,同时还蒸着农村下的大酱,一口锅炖排骨豆角,剩余的一口锅炒菜,小袁老师在厨房里指挥着几人婆娘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十分的得心应手。
肉和鱼炖好之后,牛二宝和他的婆娘给村民们一家盛了一小盆,村民便端着肉和鱼纷纷回家解馋去了。老校长家东西屋四铺炕上放了四桌,东屋南炕上是老村长、老校长、楚瑶和秦子禾四人。北炕上是赵磊、张静、宁红和小袁老师四人,西屋南北炕上各放一张大圆桌,小袁老师把帮忙的村民都留下来吃饭。
赵磊知道秦子禾喜欢喝茅台酒,来的时候带了四瓶,村人们都好酒,如果给这些酒只是他们这些人喝还是足够的,可是给帮忙的那些后生们显然不够,他跑了一趟村里的小卖店,把小卖店里好一点的酒都买了过来,送到了西层让他们随便喝。
老校长和老村长也好喝一口,平时喝的都是老白干,也就是小烧锅出的散白酒,当他们看到赵磊给他们上的是茅台酒时,十分的惊喜,他们只听说过茅台酒是国宴上用的酒,看都没有看到过,没想到今天能亲口喝到这种酒,这都是托楚老师的福啊!
赵磊的想法很简单,他们这些人中张静宁红肯定不喝酒,他得为秦子禾服务也不能喝酒,能喝酒的只有老校长、老村长和秦子禾三人,四瓶茅台显然喝不了的喝,如果硬要给西屋的那帮后生分两瓶的话,他们根本不够喝,就不如把这两瓶酒留给老校长和老村长了,他看得出,楚瑶和秦子禾对老校长和老村长十分的尊敬。
茄子、土豆拌大酱,小葱、黄瓜蘸大酱,楚瑶和秦子禾吃得很香,老校长和老村长见她俩不夹肉,以为是要给他们留着呢,便一个劲给她们的碗里夹肉,对于二老的好意她们当然不能拒绝,勉强了吃了几块就对准土豆、茄子。看到老校长和老村长高兴的样子,楚瑶破例陪他们喝了一盅茅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