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神级复兴系统> 第五百六十四章 华夏人在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六十四章 华夏人在此(1 / 2)

第五百六十四章华夏人在此


大屏幕上王耀和另外五位编剧的脸一起出现,引来了不少女星的尖叫声。


不得不承认,王耀目前的颜值,在男明星中也是顶尖的,加上那种与西方男人身上从未见过的儒雅气质,还有低调华丽汉服衬托出来的禁欲感,确实对西方女性有很大的杀伤力。


卡梅隆开拆信奉,却不宣读,而是盯着屏幕看了一会儿,突然笑道“王耀这张脸,真的很适合拍电影。”


台下观众起哄。


“好了,最佳原创剧本是...”卡梅隆笑了笑。


王耀不自觉的屏住呼吸。


“朱利安。”卡梅隆开口说道。


王耀心跳一滞,眉头舒展露出祝福的笑容,说不失落都是骗人的,不过王耀没有太强的竞争心,只要是公平的结果他都能接受,毕竟《高斯福德庄园》确实是一部好剧本。


“很遗憾,你一票之差落选了。”卡梅隆在台下掌声刚想起的时候又说道“恭喜你,王耀,你可以请客吃饭了。”


说完台下刚停下的掌声又跟《礼仪之邦》的背景音乐响起,屏幕上播放着电影的片段。


王耀起身接受周围人的拥抱,不过这次抓着哈维的领带,不给他再偷偷跑上台的机会。


于是被称为好莱坞独裁者的哈维被王耀拎着领带狼狈的样子称为了今年好莱坞最有意义的十张照片之一。


王耀上了领奖台后从卡梅隆手中接过那座小金人,像是所有第一次得奖的人一样掂量了一下,对着话筒笑道“分量不轻,好莱坞还是挺实诚的。”


台下观众发出笑声。


“我这不是第一次领奖,上次在莫斯科电影节。”王耀笑着说道“不过上次我是以特殊奖的身份上台的,跟这次心情也不一样。”


王耀扫视台下一张张熟悉或者陌生的脸,笑着说出第一个感谢“感谢我的祖先,留给这么多伟大的文化,让我能有机会站在这里,展示给大家。”


台下观众愣住了,感谢上帝,感谢父母,感谢导演等感谢各种的获奖词他们都听过,但是感谢祖先,还是第一次听说。


“然后感谢观众,他们的喜爱和接受,让我倍感荣光。”王耀继续笑道“我听说时间有限,这次就先感谢这两个吧,等下次来再多感谢感谢。”


台下再次发出笑声。


“美帝是很棒的地方,我很喜欢,这里的文化,还有这里的人们,虽然这个地方也有很多我不喜欢的地方。”王耀笑了笑“但是每个角落都不会一尘不染,但是我们来到人间,就是为了清扫这些污点,不是吗?”


王耀的话让全场静默了下来,王耀这个抨击的范围有点大,很多人都不自己的对话入座了。


“凯撒大帝征服了小亚细亚时说过‘我来我见我征服’,这次我想说。”王耀敲了敲手上的奖杯,露出一个温煦的笑容,声音清朗洪亮,传遍四方,震慑全场。


“华夏人在此,华夏永昌。”


一句话的理解,需要联系上下文,才能剖析出这句话的真正意图。


如果只是后面那一句,可能就是一个有着民族情怀的人发表对于祖国的祝福。


但是王耀前一句引用了凯瑟大帝的经典名言,带有强烈的狂妄气势,这两句话连在一起,那就有不同的意思的了。


是挑衅,或者是宣告。


可以理解成,凯撒大帝想要征服世界,那么是因为当时西方没有华夏人的存在,他才能说出这句话。


赤果果的挑衅。


凯撒是西方文明重要的人物,影响力非凡,同时也是独裁者的代表,如今的美帝,就是这个形象。


王耀这句话,不是在挑衅好莱坞,而是在对着整个西方宣告,华夏人在此,独裁将会不复存在。


在奥斯卡这种政治气息极重的环境下,说出这种宣告,所有人都被王耀的气魄震慑到了。


但是实际上王耀的后半句,是有出处的,华夏的语言有一门很深远的文化,那就是引经据典,这是华夏汉字语言一种文化之一,只不过因为现代华夏人都不读经书典籍了,典故的普及率并不高,所以这种说话方式也在慢慢式微。


王耀也算半个文化人,自然要继承这种优良传统。


不过王耀的这个引经据典,不是古代的经典,而是发生在近代,抗美援朝中五位英勇潜入美军堡垒内部,借助堡垒对敌军进行了有力反击。


在抗美援朝那段历史中,面对装备精良十倍的敌军,我国的民族英雄们依旧顽强抵抗,永不放弃,也正是这种精神,让我们答应了那场不可能胜利的战争。


而从五位连姓名都没有留下的英雄遗物中,发现了一段笔记。


在笔记上写着‘吃的是美帝饼干,用的是美帝枪,打的是美帝子弹,消灭的是美帝狼。’


而更加震撼的是,在他们的碉堡内的遗体墙壁上,刻着五个字‘华夏人在此!’


这篇报道一文的来源是郑大藩当年写成却未能及时发表的几篇文章之一。


郑大藩就是发掘了邱少云的那名记者,要不然邱少云就是二、三等功了(邱少云的遗骸是按照一般功臣在朝鲜安葬的,成了英雄后来才被送回国)。


《伟大的战士邱少云》于1952年被新华社播发后,郑大藩当月接受15军的委托去采访先进事迹,接受任务不久,还没搜集很多资料就负伤。


伤好之后被调到东线,忙于东线的相关报道,而十五军1954年回国,写成的文稿就被搁置起来。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