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行军速度推算,李逵率领的jūn_duì ,只不过刚刚抵达兰州城下,就拿下了城池,这不合理。
再推算,因为兵力少,而且远道而来,李逵要是个懂得兵法的人,自然不会靠近城墙太近。如今李逵已经快成大宋军神了,没道理不知道其中的道理。
继续推算,如果需要恢复士兵体力,斥候侦查,所需要耗费的时间会更多,两天总该需要吧?那么高俅带兵抵达之前,李逵不太可能有任何动作。
可恰恰是不可能,却变成了可能。
事出反常,必有妖。童贯不信邪了。
大宋宦官界第一兵法大家童贯说什么也不相信兰州城是被打下来的,他趴在粮车上,伸长了脖子,瞪着眼中子使劲地打量张川,宛如就像是被踩住了后背的土鳖。
张川虽说不太待见宦官,这源于他爹的关系。张舆是种谔的部下,以前就和宦官李宪闹地很僵,甚至还有怨言,认为是李宪才害死了大宋那么多的西军。可毕竟李宪是皇帝的使臣,监军,张川在面对童贯询问的时候也得做出表面功夫。
他拱手来到了童贯面前,躬身道:“蕃将不懂兵法,被李大人略施小计就俯首就擒,此战我飞廉军大胜。”
大胜毫无质疑。
兰州城都拿下来了,即便是蕃将弃城,飞廉军赶到之后,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城池,也算是飞廉军的功劳。就收复失地的功劳,也不是寻常斩首能相提并论的功绩。
童贯心里堵地慌,他认定张川骗他了,因为他是宦官,就不懂兵法?
当然,他也不相信李逵能凭借三千人就战胜一万多骑兵。他觉得自己肯定错过了什么,很可能是一场巨大的运气。至于说蕃将不懂兵法,这话也说得过去,反正这三千飞廉骑兵上下都被李逵买通了。文官不需要战功,李逵更不需要。
收复失地这样的战功,对李逵有用之外,其他的斩首功劳,对他不仅无用,而且有害。
总不能李逵给自己上奏战表的时候,说自己斩杀多少人吧?
一个聪明的文官,是不会将这些攻来和自己联系起来的。当年王韶收复河湟之地之后,入京,执掌枢密院。但是很快就发现,文官不把他当自己人,武将把他当成抢功劳的异类,谁也不待见他,加上御史台中有人不满,没多久就倒台了,灰溜溜从枢密使的位子上被撸到了知州。
这肯定不是王韶文官做武将,带着西军在战场上厮杀的原因。
当初,王韶可是经常上阵杀敌,有过身中七箭,还逆转的场面。
要不是大宋的铠甲实在防护力不错,让他只不过是受了小伤,王韶早就战死沙场了。
王韶太惹眼了,加上他做过御史,锋芒毕露,给自己装饰的太华丽。
但李逵不一样,他基本上从来不写军报之类的奏章,反正以前有郝随的秘折,后来还有种建中,自然不用他帮忙。
而且,他从来不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奏章上。
最多写上三个字‘臣李逵’,这是表明这份奏章是李逵上书的,这就足够了。
以至于朝堂上不少大佬都以为李逵在战场上是摇扇子的书生,根本就不知道这货拿着大砍刀四处给人放血。
童贯也觉得李逵多半是个智将,儒将。毕竟,他也没有上过战场看到李逵大杀四方的样子。
认定了李逵走狗屎运的童贯冷哼道:“蕃将自然不懂兵法,算了,你给我说说,如何拿下的兰州城,咱家到时候也好写秘折。你只要告诉我斩首多少,首级在哪儿,咱家待人去验明。至于俘虏,就不用说了。”
这是正经事,童贯不敢耽误。
毕竟皇帝派他来西北,首先不是来抢夺军权的,而是充当皇帝在西军之中的耳目。将看到的、听到的一切都原原本本的通过秘折送到宫中。
“这个……”张川犹豫了一下,对童贯躬身道:“启禀公公,斩首七八千吧?”
“什么,七八……”童贯之前还气定神闲的打定主意,一定要给皇帝的秘折上好好编排李逵,这厮竟然连他都打。有道是打狗还看主人,他童贯虽说是个残缺,卑贱之人。但说什么,也是皇帝的奴才,哪里好随随便便的就白挨这顿打?
打他还不说,还要骗他,太过分了!
童贯忍不了。
可听了张川的话,顿时惊地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惊叫道:“七八……千。”
说完,嫉妒的接连吞了好几口唾沫,要是自己有如此功劳,岂不是……要连升十级?宦官升迁很容易,得到皇帝的恩宠,继续得到皇帝的恩宠,皇恩浩荡……然后就可平步青云。大宋因为受到皇帝恩宠而升官节度使的宦官也有不少。
“咳咳咳!”童贯之前担心李逵会不会杀良冒功?这在军中是大忌,可这种事也免不了。最容易得到的军功,会让任何一个武将都丧失了对战功的渴望,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魔鬼。
“算了,张川你还是说说俘虏的事吧?”
“俘虏有三千多,不到肆仟的样子。当时蕃兵被击溃之后,大人让人追击了一阵,加上战场上投降的,来不及逃走被堵在城里的,就这么多人。”
“来咱家边上说话。”童贯一直歪着脑袋和张川对话感觉有些吃力,于是伸手招呼童贯道:“你把骑兵如何抵达兰州城,如何进攻,蕃军如何大败,这些过程都好好给咱家说说。”
“是,公公!”
童贯毕竟是皇帝派来的监军,李逵能看不起童贯,欺负童贯。但是张川真没有这胆子,只好步行跟着粮车,从骑兵如何行军开始说起来:“我军急行两日,于第三日抵达兰州城下十箭之地。当时蕃兵将领以为我军疲惫,出城进攻我军。”
童贯颔首道:“兵法有云,以逸待劳,就是这个道理。”
张川也不在意,打仗就是这样,谁赢了,谁说话响亮。他继续道:“我军退城之后,蕃兵紧追不舍。我军就将计就计,牵蕃兵在野外寻找机会。蕃将见机,以为有机可乘,紧追不舍。却故意和我军拉开距离。”
童贯点头赞同道:“此乃老成持重之法。”
张川微微蹙眉,觉得有点怪异:“随后大战一触即发,我军开始冲锋,,蕃兵准备不足,被我军从中击溃,蕃将当时选择退兵。”
“一击不中,选择退兵,此乃良将之能。战场上先言不败,再言胜,此乃张驰之道。”
……
张川听童贯的评论,心里就更不舒服了。
这种心情上的不悦,很快就引起了童贯的警觉。他是从宫里出来的宦官,对于任何周遭的感知都要比寻常人强大的多。要不然,惹怒了不能惹的人,岂不是要一命呜呼?
童贯开口问:“张将军,是否不舒服?”
可童贯也纳闷了,蕃将哪里是不懂兵法的样子?反倒是李逵才是那个不懂兵法的人啊!
“童公公,为何你一直在夸蕃将之能,他要是有本事,岂不是我大宋飞廉军就要损失惨重?”张川接着阐明道理:“可我飞廉军斩杀无数,最后才是胜者。”
“张将军勿怪,童某身子不便,这才会错意了。”童贯只能用身体受伤来搪塞。
童贯这才警觉,好像自己夸错了对象。这等错误,童贯以前是肯定不会犯的,要不是李逵给他带来的压实和震惊实在让他匪夷所思,也不至于如此颠倒。
可问题是,童贯也是懂兵法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