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美食诱获> 第1534章 武家二卿痛击邪恶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34章 武家二卿痛击邪恶风(2 / 2)

武之和道:“明白了!不是不能盖,而是不想改;不但不想改,还有扩大规模,这赚钱的方法,真实层出不穷啊,佩服!”


也不知道他是真佩服,还是假佩服,反正兄弟二人在这个问题上,闭口无言了。


过了一会儿,大概又想到其它问题,武之和又开始说话,换了一个主题。


“吾闻贵处向有争讼之说,那个和我们这里不同。


“我们这里是谦让,就是把好处给别人,唯恐别人不接受,故此出现争论。


“可是,贵境的争讼,是想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故此争论不休,打上公堂。


“小子读古人书,虽于‘讼’字之义略知梗概,但敝地从无此事,不知究竟从何而起。


“细访贵乡兴讼之由,始知其端不一:或因口角不睦,不能容忍;或因财产较量,以致相争。


“偶因一时尚气,鸣之于官。讼端既起,彼此控告无休。


“争讼其初,莫不苦思恶想,掉弄笔头。


“不独妄造虚言,并以毫无影响之事,硬行牵入,惟期耸听,不管丧尽天良。


“自讼之后,即使百般浪费,并不爱惜钱财;终日屈膝公堂,亦不顾及颜面。


“幸面官司了结,花却无穷浪费,焦头拦额,已属不堪。


“设或命运坎坷,从中别生枝节,拖延日久,虽要将就了事,欲罢不能。


“许多人家道由此而衰,事业因此而废,此皆不能容忍,以致身不由己,即使醒悟,亦复何及。“尤可怪的,又有一等唆讼之人,哄骗愚民,勾引兴讼,捕风捉影,设计铺谋。


“或诬控良善,或妄扳无雇。


“他们引人上路,却于暗中分肥。


“设有败露,他即远走高飞。


“小民无知,往往为其所愚,莫不被害。


“此固唆讼之人造孽无穷,亦由本人贪心自取。


“据小子看,争讼一事,任你百般强横,万种机巧,久而久之,究竟不利于己。


“所以《易经》说:‘讼则终凶。’


“世人若明此义,共臻美俗,又何争讼之有!


“再闻贵处世俗,每每屠宰耕牛,小子以为必是祭祀之用。


“及细为探听,却是市井小人,为获利起见,因而饕餮口馋之辈,竞相购买,以为口食。


“全不想人非五谷不生,五谷非耕牛不长。


“牛为世人养命之源,不思所以酬报,反去把他饱餐,岂非恩将仇报?


“虽说此牛并非因我而杀,我一人所食无几。


“要知小民屠宰,希图获利。


“那良善君子,倘尽绝口不食,购买无人,听其腐烂,他又安肯再为屠宰?


“可见宰牛的固然有罪,而吃牛肉之人其罪更不可逃。


“若以罪之大小而论,那宰牛的原算罪魁。


“但此辈无非市井庸愚,只知惟利是趋,岂知善恶果报之道?


“况世间之牛,又焉知不是若辈后身?


“据小子愚见,‘《春秋》责备贤者’,其罪似应全归买肉之人。


“倘仁人君子终身以此为戒,胜如吃斋百倍,冥冥中岂无善报!


“又闻贵处宴客,往往珍羞罗列,穷极奢华。


“桌椅既设,宾主就位之初,除果晶冷菜十余种外,酒过一二巡,则上小盘小碗。


“其名南唤‘小吃’,北呼‘热炒,少者或四或八,多者十余种至二十余种不等。


“其间或上点心一二道;小吃上完,方及正肴,菜既奇丰,碗亦奇大,或**种至十余种不等。“主人虽如此盛设,其实小吃未完而客已饱,此后所上的,不过虚设,如同供献而已。


“更可怪者,其肴不辨味之好丑,惟以价贵的为尊。


“因燕窝价贵,一肴可抵十肴之费,故宴会必出此物为首。


“既不恶其形似粉条,亦不厌其味同嚼蜡。


“及至食毕,客人只算吃了一碗粉条子,又算喝了半碗鸡汤。


“而主人只觉客人满嘴吃的都是‘元丝课’,岂不可笑?


“什么?那位小公子,你问什么是元丝课?这个我还真知道。


“其实这就是一种银锭,具有官方规定的标准规格。


“那么是谁那个官方呢?


“名字上有,就是元朝的,一直流传下来。


“那么课是什么呢,就是今天的税,由此可知,这种银子是用来缴纳税赋的。


“其中的丝,就是蚕丝,因为当时元朝实际上是以蚕丝为对象征纳税赋的。


“这种银锭是替代物,所以名之为“元丝课”。


“这种元丝课是很贵重的,所以我说只看贵重因而吃它,而不管是否好吃,就如同吃那种银锭。


“那些人如果满嘴都是银锭,还在那里喊好吃好吃,该有多么可笑!


“书归正传,我接着说。


“至主人待客,偶以盛馔一二品,略为多费,亦所不免,然惟美味则可。


“若主人花钱而客人嚼蜡,这等浪费,未免令人不解。


“敝地此物甚多,其价甚贱,贫者以此代粮,不知可以为菜。


“向来市中交易,每谷一升,可换燕窝一担。


“庶民因其淡而无味,不及米谷之香,吃者甚少;惟贫家每多屯积,以备荒年。


“不意贵处尊为众肴之首。


“可见口之于味,竟有不同嗜者。



盂子云:‘鱼我所欲,熊掌亦我所欲。’


“鱼则取其味鲜,熊掌取其肥美。


“今贵处以燕窝为美,不知何所取义,若取其味谈,何如嚼蜡?


“如取其滋补,宴会非滋补之时,况荤腥满腹,些须燕窝,岂能补人?


“如谓希图好看,可以夸富,何不即以元宝放在莱中?


“哈哈,就是那个元丝课,放上去十几块,都有气派?


“其实燕窝纵贵,又安能以此夸富?


“这总怪世人眼界过浅,把它过于尊重,以致相沿竟为众肴之首,而并有主人亲上此莱者。


“此在贵处固为敬客之道,荐在敝地观之,竟是捧了一碗粉条子上来,岂不肉麻可笑?


“幸而贵处倭瓜甚贱,倘竟贵于诺菜,自必以它为首。


“到了宴会,主人恭恭敬敬捧一碗倭瓜上来,能不令人喷饭?


“若不论菜之好丑,亦不辨其有味无味,竞取价贵的为尊。


“久而久之,一经宴会,无可卖弄,势必煎炒真珠,烹调美玉。


“或煮黄金或煨白银,以为首菜了。


“当日天朝士大夫曾作‘五簋论’一篇,戒世俗宴会不可过奢,莱以五样为度,故曰‘五簋’。


“其中所言,不丰不俭,酌乎其中,可为千古定论,后世最宜效法。


“敝处至今敬谨遵守,无如流传不广。


“倘惜福君子,将‘五簋论’刊刻流传,并于乡党中不时劝诫。


“或使宴会不致奢华,居家饮食自亦节俭,一归纯朴,何患家室不能充足。


“此话虽近迂拙,不合时宜,后之君子,岂无采取?”


武之和说完,叮着几个人看去。


他是知道张保和少十一公,虽然他们二人也不是君子国人,眼界更开阔一些,但是二人都是苏门答腊岛人士,所知即使多一些,也是有限。


真正从天朝而来的,那个小年轻不算,是吴人敌、麦轲、还有百里良骝。


他们三个人当中,吴人敌和麦轲已经回答了不少问题,只有百里良骝还没有怎么说话,不过,另外二人都称他为老大,据说那也就是皇帝的意思。


尽管百里良骝不像皇帝,也没有龙袍和皇冠什么的穿在身上,武之和还是希望他给自己的问题作一个回答,不是说皇上职位最高,想必本事也是最大,回答问题岂不是更好?


不但武之和希望他回答,就是麦轲和吴人敌也看着他,看样子就认定他来干这事了。


不过这二人的理由可跟武之和不一样。


他们指望他回答,是因为百里良骝是美食楼大老板,对天下美食都大有研究。


况且,他的那个古农专业和美食专业是不能分开,开始的时候,还试图寻找可以让人永生的美食原料呢。


既然千夫所指,百里良骝也就当仁不让,这次自己来!


“武老伯和各位前辈,说起吃饭这件既简单又复杂的事情,现在已经今非昔比了!根据我的科学研究和精确划分,吃饭已经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就是最基础的层次,解决温饱问题,也就是满足最基本的需要;什么是最基本的需要呢?就是不吃饭就活不下去!


“第二个层次,就是享乐的层次,也可以叫作美食层次,就是吃饭主要为了享乐,解决温饱反而成了次要的目标。


“这不是说解决温饱不重要,而是是如果你到美食层面,那个温饱就可以自动满足了,不用你再去刻意追求就能达到。


“第三个层次,就超越了食物本身,而是生命的升华,同时也把前面层次的目标变成了顺手牵羊就能实现的东西,这个目标就是永生。


“不太确切地说,也可以说是长寿;但是长寿不是永生,因为长寿的长即使再长,也不是永恒,因为永生的长度是用永恒来衡量的。


“这三个层次的框架摆在那里以后,再回头看看刚才武老伯说的现象,当然还有那个五簋标准,它在这三个层次中占据一个什么位置。


“当然,要想准确评价五簋的位置,每簋里面是什么东西很重要;既然我们没有办法看到实物,那么我们就只能按一般的水平来推论,就是里面是玉米、黍米、稻木以及蔬菜一类的东西,也许还有一些肉食,不过刚才听两位的意思,反对杀生,估计是不吃肉的,如此,我的判定,这五簋是在满足温饱的层次之上,但是肯定达不到美食的层次。


“我们宽裕一些,就算五簋的水平在温饱和美食层次之间。


“而刚才武老伯说的那些宴席水平,基本上是在美食线上,也就是那些吃饭的人追求的是口腹的享受,而不是温饱,已经过了温饱线,顺便解决了温饱的问题。


“对于美食的那个层次,老伯如果觉得五簋是最高标准,那肯定是超标了,也就是过度了,过犹不及,老伯是坚决反对的。


“我们先不说谁对谁错,只是先弄清楚大家都站在那个层面上。


“在说这个之前,我要给二位老伯介绍一个重大的饮食观念,这个也是我觉得两位老伯并没有意识到的,这就是——物以稀为贵!何以知之?就是老伯刚才说燕窝如同粉条,倭瓜不值钱等项表示出来的。


“这个概念不仅仅是饮食上面,在商业上的各种物资交流也同样如此,不信你们问问吴人敌。”


吴人敌赶紧插话进来:“对对对!物以稀为贵!这个我应该先说,结果被你说了。”


“老伯对那个燕窝既不好看也不好吃为什么当作宝贵摆在很高的位置上很不理解,还把它放在封条和倭瓜同一位置上,就是因为您没有把‘物以稀为贵’这条原则摆进去。


“燕窝您这里觉得很多,但是您这里是它原产地,所以觉得数量又充沛、花费也不高。


“可是如果运到北方的中华上国,不是要有万八千里地?


“这个路费怎么算?路途的伤耗不花钱吗?


“刚才您拿它和倭瓜比,因为倭瓜和燕窝您这里都有,所以都价格不高;可是到了中华上国呢?


“倭瓜是到处都可以成长了,甚至比这里还产量高。


“所以那里的倭瓜也是价格很低,甚至更低。


“可是,那里却没有燕窝,燕窝只有南海一带有产。


“您这里似乎很多的产量,分薄运到那些不产燕窝的地方,当然就变得非常稀缺。


“成本高了很多,又非常稀缺,价格不高哪行?


“所以燕窝这个食品,变成了宝贵一样,就不足为奇了。


“既然价格如此高,这种食品的身价就非比寻常了。


“您这里是满足温饱的食品,到了天朝上国,就成了美食的一项。


“既然是美食,可口美味就成了关键。


“原料如此珍贵,为了烹调出美味食品,各种好吃的辅料,就加了进去。


“如此一来,不好吃的也变成了美味。


“所以,真正美味的燕窝,就需要配置高级厨师。


“他们的水平,绝对不是你们这里的只会家常便饭的伙夫能比得上的。


“别的不说,单此燕窝一项,那种美味程度,至少要比你们这里的煮粉条水平,高上百八十倍!


“嗐,这个我就不多说了,太好吃了,比如那个盖碗燕窝盅,再说口水憋不住了!”


那些吃过这品菜肴的,比如吴人敌、麦轲、麦公明一个劲儿的滚动喉结,就连武之和、武之祥,都开始流口水了。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