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威将军于禁,字文则,泰山巨平人。早期追随曹操参加讨董军,讨伐董卓。后来跻身为曹操五虎将之一,可谓忠心耿耿,深得曹操器重。
自从许褚等人在大唐军事学院毕业归来之后,曹操选调人马,以这些学员为骨干训练了一支新军,总数为32000人,编为三个师。本来曹操属意许褚担任新军统帅,但是许褚还是愿意担任曹操的亲军护卫军的统领。于是曹操就选择了虎威将军于禁。
此次,于禁率领两个师共计2万大军,前往汉四郡与倭寇作战。
诸葛均听说是他,不禁皱起了眉头。诸葛均看三国时研究过三国的大部分军事将领,对于于禁评价不高。一方面是于禁心胸狭窄,不能容人,人品有点问题。
据《三国志》记载,于禁有一个名为昌豨的朋友,曾是山贼,后投降曹操。但不久,昌豨在此率领山贼反叛。曹操当即派遣大军讨伐昌豨,山贼根本不是正规军的对手,眼看就要失败,昌豨便跑去于禁那儿求情。按照常理而言,于禁应该会放了昌豨一马吧?至少是替他在曹操面前求求情。
但结果是,于禁以“不能失节”为由,斩了昌豨。而事后,曹操就此事“拜禁虎威将军”。
这就多少有点踩着朋友往上爬的味道,也难怪陈寿会在《三国志》中说于禁“以法御下,不甚得士众心。”而裴松之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他“肆其好杀之心,以戾众人之议,所以卒为降虏,死加恶谥,宜哉。”大意为于禁放纵他嗜好杀戮地心理来安定众人的议论,因而最终成为俘虏、死后被加封不良嗜好,也是罪有应得。
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关羽进攻樊城,于禁率领庞德前往救援。交战过程中,庞德每有机会战胜关羽,于禁便鸣金收兵。以至于在一次次错失良机后,关羽水淹曹军,一战得胜。
这其中还有一个情况,说的是庞德在jūn_duì 被水淹之后,仍然率领残部坚守高地,向蜀军射箭进攻。而于禁身旁压根没什么人了,也可能是他想召集些人再战,但无奈大家都“树倒猢狲散”,各自逃命去了。
最后这位跟随曹操30年的虎威将军,竟然投降了关羽。
另一方面,于禁的军事才能较弱,跟随曹操征战多年,并没有什么骄人的战绩。他的才能主要体现在布阵安营之类,作战偏于保守。以他这样的将领,去对付狡猾凶残的倭寇,诸葛均实在是不看好他。
于禁到达汉四郡首府乐浪郡后,见到了汉四郡守军将领夏侯邈(夏候渊的侄子)。宣布了曹操的命令,接管了这里的汉军指挥权。夏侯邈手下有汉军16000人,当地朝鲜族jūn_duì 13000人,加上于禁的20000人,总兵力近五万人。
这时,倭寇已经攻占了弁韩,正在攻打秦韩。夏侯邈建议立即出兵,帮助秦韩击退倭寇。但是于禁认为这是番邦国家之间的战争,大汉不应该参与。
没过多久,倭寇攻占了秦韩。接着又调集了陆海军35000人,开始攻打与真番郡交界的马韩。
在夏侯邈和当地官员们的催促下,于禁才决定出兵马韩。但是他仍然没有要与倭寇大规模冲突的意思,只希望倭寇看到大汗出兵,自动退走。因此,磨磨蹭蹭地,大军在马韩边界徘徊,整整三天,才进入马韩五公里。就是做个样子。
他这样做,是有着自己的想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