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游戏竞技>大宋将门> 第621章 宰相挨打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21章 宰相挨打了(1 / 2)

相比历代的官制,王宁安的印象中,明代的相对简单明确,一目了然。至于汉唐的官制,保留了一些先秦的官职,比如什么司空啊,太尉啊,侍中啊,仆射啊……反正很难弄明白,他们是干什么的。


所以在这次改制当中,与其说是王安石主张的恢复三省六部旧制,其实是仿效明朝,建立起更简明的行政体系,当然这话王宁安没法说。


但是整个新的结构已经和明代很相似了。


首先政事堂就类似明代的内阁,而且政事堂的诸位相公,是正儿八经的宰相,不是明朝的辅臣,首相和首辅,一字之差,天地之别。


显然,首相更能统帅百官,推行政务。


另外明代废除了御史台,改设都察院,而都察院和六部品级,很容易变成内阁大佬的马仔。


而大宋则是保留御史台,御史中丞和宰相互不统属,能够更好监督政事堂。


对于御史台也进行了调整,整个监督大权得到了强化,除了原有的御史台体系之外,谏院和银台司归并入御史台,增设四位给事中,执掌封驳大权,对于政事堂的乱命,皇帝的圣旨,全都可以封还驳回,权柄极重。


张方平对于这种调整,自然是欢喜鼓舞,甚至挽起袖子,要迫不及待,大干一场。


现在所有问题,就集中在了枢密院。


这个可以和东府相提并论的超级衙门,要走入历史,变成政事堂统辖的一个官署。虽然狄青和包拯都不是恋权之人,但是他们需要为了几十万的丘八的负责,不能坐视武夫的权力被剥夺。


“其实调整枢密院,对武人更好一些。”


王宁安把他的设想讲了出来,“以后枢密院要把调兵大权交给兵部,兵部执掌军事调度,粮草给养,军械车马……权力的确惊人。但是枢密院会拥有统兵训练的权力,以后征召新军,军官培训,升迁考评,都需要经过枢密院核准,兵部才能下令,而且,从此之后,枢密院专门由武人统领!”


狄青也不是白目到无知的人。


他以武夫的身份,出任枢密使,已经是打破了惯例,历来枢密使都是文官,也就是说,东西府都是文官说了算。


哪怕枢密使的地位再高,权力再大,人家不会替武夫说话。


以前的夏竦,庞籍,梁适,这些人无一例外,在关键时刻,都站在了文官一边。


与其要一个看得到吃不到的大枢密使,不如要一个能真正握在武人手里的小枢密使,虽然权力受到了削减,但是实实在在!


而且掌握了统兵权力,日后打仗就需要从枢密院派遣武将,也不会出现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窘境。


狄青很是满意,包拯觉得也没什么不妥。


枢密院以后专职统兵,专心负责打仗,而原来负责统兵的三衙也进行了调整,侍卫亲军马军司和侍卫亲军步兵司归入枢密院,至于殿前司,仍旧直接对皇帝负责。


……


这个改革方案一出,可谓是大动干戈,把大宋原有的官僚体系彻底摧毁。


但是不可否认,这套系统比以前简单多了。


中枢政事堂,下辖六部,负责全部政务,御史台负责监督,枢密院名义上属于政事堂之下,但是统兵是很专业的事情,枢密院相对自主。至于负责情报间谍工作的殿前司,依旧是皇帝的禁脔。


政务,军务,监督,间谍,四大组织,明明白白。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王宁安管理的皇家银行,北海郡王赵允弼负责的宗正寺,以及韩绛统辖的审计司。


七大衙门,构成了大宋中枢的权力核心。


赵祯对这个结果是满意的。


官员的职权统一,兵部尚书就是管兵部,给事中就是管封驳,清清楚楚,没有任何模糊的空间。


而且一个萝卜一个坑,再也不会出现几十个大理评事,一大堆翰林学士的混乱状况。


位置明确之后,至少能裁撤掉一半以上的官员,节省了上千万贯的俸禄。


这么大的一笔钱,干什么不好!


扩军,扫平西夏,北伐大辽,疏通西域……赵大叔可谓是雄心勃勃,憋着劲儿要放大招!


……


王宁安忙活了好些日子,总算能偷得浮生半日闲。


家里头的二哈长得很快,已经满世界跑了,它们到处惹祸,每次闯祸之后,又是一副哭笑不得的贱样儿,弄得人一点脾气都没有。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拿二哈没办法。


比如萧观音一来,她带着两只契丹细犬。


凶狠勇猛的细犬,绝对是战神级别的,当它们一出现,王家的二哈集体怂了,全都挤在一起,瑟瑟发抖,小模样儿要多委屈有多委屈,嚣张劲儿全都飞了,跟一群受气包似的。


“一物降一物,看起来我也要养几条细犬才好。”


王宁安在吃饭的时候,感叹道。


狗牙儿正在扒饭呢,突然把饭碗放下,闷声道:“不能养细犬。”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