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游戏竞技>求生在西晋末> 第611章 东北划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11章 东北划界(2 / 2)

对此,司马绍不禁从内心深处感到忧愤难当。


王导颇为同情地看了一眼天子,纵使他身负经天纬地之大才,但是面对实力上绝对的差距,他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能一筹莫展。


“陛下、司徒大人,其实事情并未恶化到最坏境地,还有挽回的余地。”庾冰突然道。


“哦?不知季坚有何对策?”司马绍眼前一亮。


“其实有人应该比我们更着急成汉形势?”


“季坚指的是大将军王敦?”闻言王导、庾亮、司马绍等人若有所思。


“没错!大将军与燕王之间矛盾重重,王敦绝不希望看着燕王统一天下,因为那样一来他绝不会有好下场,要不然他也不会派出夔安领兵入援成汉。”


“臣以为,当下我们应该跟大将军缓和关系,最好是双方暂时搁置争执,然后鼓动王敦派遣更多兵力去成汉,如此不但可助成汉一臂之力,还能借机削弱王敦实力。”


……


随着燕王向高句丽讨要带方、乐浪二郡,美川王不得不捏着鼻子同意卫朔提出来的领土交换之议,用丸都附近核心领土,换取大同江、狼林山以南、以东土地。


自太宁元年以来,高句丽开始往三韩半岛迁徙,都城也由丸都城迁至到原晋带方郡治所朝鲜城,并改名为平壤。曾经有大臣认为平壤位于大同江南岸,与辽东隔江相望,安全没有保障,提议将都城设在带方郡治所带方。


最后还是国相仓助利指出带方城小且周围地势平坦无险可守,一旦受到敌人攻击很容易被攻破。相反平壤却城池高大,当年张统仅靠数千兵力就挡住了数万高句丽大军围攻。


至于来自辽东的威胁,仓助利认为高句丽刚刚与燕国签署领土交换协议,只要高句丽不主动挑衅对方,至少数十年内不用担心来自北边的威胁。


如此高句丽就可背倚燕国,以平壤为根基,南下统一三韩半岛。等日后平定了三韩半岛之后,再考虑择选地方营建新的都城。


仓助利的建议得到美川王的大力支持,至此平壤临时都城的地位得到确认。


当迁徙开始后,大批高句丽人不得不长途跋涉南下。与拖家带口徒步的平民相比,权贵待遇要好的多,不但有马车乘坐,途中还有高句丽士兵相随保护安全。


这次迁徙对高句丽而言打击巨大,多年建设成果毁于一旦,可面对毫不讲理的燕王,高句丽不得不选择迁徙。


辽东郡太守乙逸是此次负责监督高句丽迁徙并与之划定最后界线的官员,自内阁文书下达至郡守府,他便带着部分官吏前往丸都城。


乙逸很清楚高句丽人对辽东充满怨恨,难保有人会在临走之前毁掉各地城池。而且在古代只需放一把火就足矣。到时只需推给天灾人祸,辽东又能查处什么来?


考虑到丸都城是日后新乐浪郡治所,乙逸自然不会允许高句丽人破坏。因此,他亲率官吏数十人,在数百厢军、府兵的协助下,严密监视着高句丽人的一举一动。


到了七月底,随着高句丽王族、权贵进驻平壤,整个境内只剩下些普通的高句丽百姓还未迁走。乙逸与高句丽国相仓助利将完成领土交换的最后一步,即划定大晋与高句丽之间两国界线。


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基本上依据燕王卫朔的建议划定,大体上沿着大同江、狼林山为分界线。


乙逸扯过一份东北地图,上面有一条沿着大同江而画的红线,他指着红线道:“国相大人请看,这儿就是大同江,为日后你我两国之界线。从此只要高句丽谨守本分,遵守《藩属国管理条例》,燕王会保障高句丽安全。”


“请上国使臣转告燕王殿下,我主定会尽到属国义务。另外,燕王曾答应支持我高句丽南下平定三韩半岛,不知对此事燕王可有指示?”


这是来要好处了!乙逸暗自腹议,他笑笑回道:“国相务忧,大王已吩咐在下移交一批军械给高句丽,另外今后以较低的价格继续卖军械给高句丽。”(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