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正四处巡视的司马绍全身戎装地赶到了,见状大怒:“庾元规,你竟敢抗旨不遵,擅自烧毁朱雀桥,是要与逆党暗通款曲吗?”
“陛下容禀。”
庾亮显得很镇定,“今宿卫军势单力薄,各路勤王军尚在路上,贼军势大,取朱雀桥不难。若此桥一失,贼人将横行无忌,相较社稷之安危,陛下何惜一桥?”
听罢解释,神经极度紧张的司马绍方轻松起来,摁着剑柄的手才悄悄松开。
“嗯,看来也只有如此了,若丢了朱雀门,你就在这秦淮河上自行了断,不用再见你皇后了!”
说罢,司马绍一扬马鞭疾驰而去。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义兴沈充率领两万人马赶到了建邺城南,与王含的叛军会合。
此时,所有人都还不知道王敦已经病亡的消息,他们准备孤注一掷攻破朱雀门。
顿时喊杀声、箭矢声、惨叫声、呐喊声……交杂在一起,被四处弥漫的烽烟挟裹着传出老远。
邻近的乌衣巷早已戒严,王导此时正身在皇城,临走前交代家人勿要惊慌,静观其变。
王导内心十分平静,他很清楚这场大战不管最后胜者是谁,他都不会有危险,真正的是稳坐钓鱼台。假若朝廷消灭了王敦,他会是有功之臣;若是王敦进了建康,不管怎么说他都是王氏子弟,至少也可以保得平安。
裴盾可没有王导那么沉稳了,他先用长钉将前后门钉死,又将家中暗藏的武器分给数十名身强力壮的家奴,让他们轮番巡逻护卫。
乌衣巷的安宁掩盖不了朱雀门的紧张,面对两倍于己的叛军,庾亮快抵挡不住了,卞壶、郗鉴也被王含拖住,分身乏术。
眼看手下军卒被逼得连连后退,庾亮愤然摘掉头盔,唤过副将的庾冰:“季坚,万一我不幸阵亡,务必将此盔交给皇后娘娘,告诉她,庾元规没给庾家丢脸!”
庾冰迟疑着正准备接过头盔,忽听得东北方向喊杀声起,“哗”的一声,仿佛秦淮河内风波骤起,席卷着兵器碰撞声和士卒呐喊声,涌了过来。
抬眼望去,叛军的阵脚大乱,一望之内闪出数面战旗,上面写着“青州苏峻”、“幽州祖约”、“司州郭默”。
“总算来了!”庾亮兴奋地大叫,他一把从庾冰手里拿回头盔,举过头顶,招呼士卒与苏峻的人马两下夹攻。
顿时,战场的态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很快叛军土崩瓦解,王含、钱凤、沈冲、邓岳、周抚等王敦党羽纷纷四散奔逃。
至此,一直威胁皇室安全的王敦集团终于覆灭。
而王敦的尸体也被拖了出来,被恨得牙根痒痒的天子司马绍下令焚烧其衣冠,并将其尸体斩首。
放翻了王敦,除了司马绍外,最兴奋者莫过于庾亮,他早就不满琅琊王氏把持朝政,这一次随着王敦覆灭,王氏力量遭到重创,正是大力削弱王氏势力,并树立庾家威势之机,
在与天子诏对时,庾亮便以王氏子弟有多人牵扯到叛乱之中为由,上书天子要求罢黜司徒王导辅政大臣之位。
“茂弘非王敦可比,在世家中极有威望,又有立国之功,且王敦叛乱时,茂弘任一方主帅,发讨敦檄文,实乃大义灭亲,若对其谪贬,只怕人心不服。”
随着王敦被灭,天子司马绍不再像以前那样需要王导,同样有罢黜王导之意,但因担心外界人心动荡,而迟疑不定。
“陛下,万万不可罢黜司徒大人,元规此言是要陷陛下于不义啊!”说话的人正是郗鉴。
“我有不义之举?”庾亮有些愤怒。
“臣这几日整理前朝《起居注》,知当年先帝曾数次有废长立幼之心,王茂弘、周伯仁屡次进谏,才保得陛下太子之位。陛下不可忘却!”
司马绍见郗鉴极力反对,知道当下罢黜王导机会不成熟,只好长叹一声:“此事今日就算完结,以后不得再提!”(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