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游戏竞技>抗日之血色烽火> 第三百零九章 新编第一军(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零九章 新编第一军(中)(2 / 2)

在林定远看来,没有那种体制和战术是拿来就可以用的,兵无常势,水无常态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德械师需要各方面的配合与支援,才体现出其的训练效果和强大战斗力,单单一个道路问题,就算有再多的机械化部队,也是难以通行。


德国人低估了中国在国家建设方面的实际问题,计划中本应支撑中**队建设的重工业、铁路交通等实际上远远达不到支撑德械师体系的标准,也就是说德械师无法依靠现有的交通条件实施快机动,这一点则是最为致命,也是林定远切身体会最深的,李定邦的装甲团根本无法实施长途奔袭,维修、油料保障等等全部都是大问题,而更大的问题是装甲部队依赖的铁路问题。


至全面抗战爆之时,中国铁路长度只有一万多英里,远远少于孙中山的所谓现代化中国规划中的十万英里,而且其中一半位于已被日本人占领的伪满洲国境内,缺少了铁路交通的支持,大战役的兵员运输与物资运输则从何谈起?


德**事顾问团,与林定远又数面之缘的冯?法尔肯豪森将军早就认为中**队将难以在抗战中期待装甲部队和重炮的全面支援,因为中国工业才刚刚开始现代化,这要花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让中**队的装备水平达到德国国防军的标准。


因此德**事顾问团反复强调培养部队基于轻武器的机动化,多运用渗透战术,类似于德国在一战末期创制的突击群战术,尽管德国顾问团可谓是尽职尽责,但是淞沪会战的结果表明,所谓德械师确实打出了中**人的血性,却未能打出德械师应有的战绩。


所以,林定远不想自己的新编第一军在这方面犯与德械师相同的问题,所以才对部队加强训导和相关的训练,让自己的部队学会依靠他们手中的轻武器,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尽全力去与日寇作战。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