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游戏竞技>少帅春秋> 第114章 战争与和平(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4章 战争与和平(下)(1 / 2)

然而日本不甘失败,积极游说各国政府对中国进行武器禁运,并要求中国响应华盛顿条约的意见,实行裁兵,以在军力上压制中国的发展。


张氏父子对日本人的包藏祸心看得十分明白:国家四分五裂,靠这点jūn_duì 连保家卫国都不够,还要裁撤,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不过为了应对舆论,张汉卿表示:人民军不再新增陆军师,保持目前12个师的番号。但是私底下,将师下属的步兵旅全部扩充为混成旅(即各旅各增加一个炮兵团和一个骑兵团,暂无炮、马的,先以步兵充数),这样原一个师可以由3万人摇身一变扩充至4万人,成为一个军的编制。张作霖也如法炮制,另外以协助中央政府名义组建了规模较大的辽东湾海防舰队。因为出钱的是老板,这个辽东湾海防舰队从司令到士兵,清一色为奉军官兵,成为事实上的奉系海军。这可是张作霖花了大价钱组成的,计从美国购买6艘、葫芦岛港自建10艘排水量达1200吨的驱逐舰、10余艘炮舰、2艘布雷舰,编为两个编队。另管辖已建有的3个水上飞机中队,分别以天津、秦皇岛、葫芦岛为基地。


和平已成主流,统一为各方所期待,张汉卿想以武力一统中国的想法看来不切实际了。在民意的呼声下,直、奉两系就组建一个新政府开始了谈判。


吴佩孚坚持“jūn_duì 国家化”。在他看来,奉系的人民党控制下的人民军一样是地方势力的体现,与一个政府的原则不符。所以组建新政府的条件是各方交出jūn_duì ,然后以党派竞争的民主方式选出国家总统,组建政府,统一军令、政令。这一说法得到了许多受英美熏陶开明人士的鼓吹。他着意鼓吹民主,只是因为目前的形势,直奉两军的力量对比差距太大了。奉军从北方,人民军自西北、南方已经对直系成包围之势,从军事上来说,直系已经不是奉军对手,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jūn_duì 国家化”。大家将手头jūn_duì 交给国家,再一起竞争国家元首,凭着自己在京经营多年的力量,至少在政治上不逊于张作霖。他打得如意算盘是估计着张作霖一定不同意这样,则道义上的优势便落到他这边来了。


在奉系占有天时、地利的庞大势力下,忽然要交出兵权,去参加什么没有把握的“总统选举”,奉系军政高层对此非常不满,张作霖等亦然,连孙烈臣、张作相等老成的奉军元老都表示很难认同。奉军内部分别有两种想法:一种想法是“打”:奉军与人民军已占有兵力上的绝对优势,打垮直系已胜券在握,奉军直接控制北京政府、张作霖亲自组阁成为主流。部分军政高级官员甚至产生了坐天下的念头,怂恿张作霖以武力统一中国。这部分人为东北老系将领,以吴俊升、马龙潭、于珍、邢士廉等为首。


另一种想法是“拖”:以不战而屈人之兵,随着奉直双方实力彼消此长,假以时日,一定可以以大优势拖垮直系。至于孙中山,因为其地盘已丧失,基本上不把他作为政治对手加以考虑。这是一种不流血的不失和平的也比较稳重的办法,在奉系人中赞成数量较多,主要有张作相、姜登选、汲金纯、张景惠、李景林等人。这样一来,大总统职位非张作霖莫属,掌握中国政局的,仍是奉系的人马。这是大多数奉人心中的建国模式。


非常幸运和明智的是张作霖依然选择了询问张汉卿的态度。在他心中,这个长子不仅是未来的接班人,更是他心中的“诸葛”。经过多年带兵施政的经验,张汉卿具有非凡的战略观,把握大局的能力很强。在正史上,直奉两系可是为此打得不亦乐乎,也有了奉系在第一次直奉大战中的失利。


此时的孙中山避祸入沪,使南方国民政府在事实上已不存在。在历史上要到明年孙中山才会在桂系等势力的帮助下杀回来,但是张汉卿已提前将广东平服,从根本上断绝了孙中山东山再起的可能。


正是在这一情况下,张汉卿不失时机地提出:利用这次契机,倡言南北和议,建立一个由直、奉、皖及西南各系军阀连同孙中山为一体的联合政府,至少在形式上完成中国的统一,而后各凭实力,角逐中央各职----本来是北方政府一头热的事情因为这次事件变得可行起来。


接到少帅的意见,转而支持张汉卿的只有孙烈臣和郭松龄。


张汉卿凭着他对历史的了解,加上自己这几年的身体力行,已然对大势了然于胸。他于8日、9日10日连续发出密电表达意见:“当初袁世凯的势力如日中天,连孙逸仙先生也得甘拜下风。可是呢,他走错了一步棋,他忽视或者说小看了一件事,于是兴也勃焉,亡也忽焉。这件事就是民望。


中国自民国建立,欧美文明思潮汹涌而入,民主之风日盛,舆论之力大到有史以来的最高位,而且这仅仅只是开端。这种民势,如同洪水,只可疏导利诱,而不可逆世而为。‘五四运动’彻底地表明工人学生的影响力之巨大。而只有孙先生看到了这种趋势,所以他能够发动群众,以手无寸铁之身,创建国民党,并获得民众源源不断的支持。目前的局面是孙中山国民党、直系、奉系三足鼎立,我们得天时、与直系共得地利,孙中山得人和。


不久前孙逸仙先生被迫去职退往上海,正是我们加以利用的好时机。只要树起孙逸仙这杆大旗,有东北这块厚重的根基,打败直系、入主北京不是难事。孙先生虽然目前无兵无钱无权,却是各方争相拉拢的对象。人民军、人民党以‘三民主义’为口号,短短年余便平服了西北、华中、华南的大片地方和各方归附,就表明他举的旗帜,得军心,得民心。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