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游戏竞技>唐朝败家子> 第三五八章 用心良苦,居心叵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五八章 用心良苦,居心叵测(1 / 2)

朝堂上随后没多久便有御史上书弹劾吴王李恪、英国公李绩和淮阳侯谢逸。弹劾的内容无外乎是三人直接有勾结,对朝廷和君王不忠,背地里意图不轨等等。


御史游风闻奏事的权利,捕风捉影,哪怕是口出污蔑之语全然不在话下,这是他们的职责所在,谁也不能说什么。


被弹劾的人员也不能说什么,更不能打击报复,至于皇帝也不能责怪御史,尤其是大唐的御史谏官门时常犯言直谏,魏征之流让李二陛下吹胡子瞪眼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可是能怎么着呢?


为了当个贤明君主,就必须忍下这口气,当然了也顺便成全了长孙皇后的贤后之名,魏征也因此名声大震,成就一段君明臣贤的千古佳话。


皇帝尚且如此,大臣们就更不敢造次了,要是被人弹劾,那就得乖乖滴认了,然后听凭朝廷的调查,或自证清白,或论罪处罚。


本来只是传言,当御史谏官们将这些东西呈报到朝堂之上,那情况完全就变了,事情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层面。


齐王李佑的谋反可能有冤情,对于这样的洗地说辞,很多人没有当回事,主要还是关注另外的几个当事人。


吴王李恪、英国公李绩、淮阳侯谢逸他们该当如何?


按理说遭到弹劾之后,官员们通常会暂时放下职权,乖乖回家闭门谢客,等待朝廷的调查,以示坦荡。


这是历来的规矩,但是这次……


关键是这几个人现在都处在关键位置,且都在进行很重要的事情,平定叛乱这样的事情能说停就停?


阵前换帅?


先不说会不会影响军心。派个人前去替换也是需要时间的,能不能来不及,会引起多少麻烦?这些情况都显得极为特殊。何况还牵涉到手握重兵的英国公李绩,并州的数万大军都在他手中。是将士信服,皇帝信赖的柱国大将,岂能因为一句话说换就换?


并州要是出点事情,后果完全不堪设想,但这不在御史谏官们考虑的范畴之内,他们只需要风闻奏事,将问题跑出来,将难题留给皇帝陛下。


李世民自然也早早收到了消息。这个谣言是假的,他并不相信。因为通过阴妃和郑观音,他已经明确掌握了李佑谋反的动机,以及相关原因。


现在说他冤枉?简直就是笑话,说是李恪和谢逸勾结起来,逼迫诱导李佑谋反,这显然也有些太牵强,太过儿戏。


谢逸是自己派去齐州的,说他与李恪联手谋反自己的儿子,李世民是不信的。谢逸的为人他是知道的。虽然过去受到过李恪的帮助,但谢逸绝对不会糊涂到为了还人情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


而且谢逸和李恪之间的关系尚未亲密到那个程度,毫无疑问。诸皇子中与谢逸关系最好的是李治,而非李恪。再者,李二陛下也相信自己的儿子李恪,相信他为人忠厚,不会做出谋害兄弟的事情。


即便是李恪有什么心思,针对的也不应该是李佑,而是长安的某个皇子才对,所以这不符合常理。尤其是顺道把李绩也牵涉进来,就更显得不同寻常。对方可谓是用心良苦,居心叵测啊!


回到承庆殿。李世民问同行而来的长孙无忌道:“辅机,你怎么看?”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