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伯笑着说道:“早已经起来了,本来还说要到外面走走,这种天气,且身边又没信任的弟子随从,我哪能容他外出?……这会儿大概在内屋看雪,我去唤他。”
“有劳了。”蒙仲笑着点点头。
随后,庄伯便走到了内屋,不多时,便与庄子一同走了出来。
只见此刻庄子脸上亦带着浓浓的笑容,想必庄伯已经将这个喜讯告知了前者。
见此,蒙仲立刻向庄子行礼道:“老师,弟子不久后即将与此女成婚,特来禀报喜讯,并恳请老师赴弟子的喜筵。”
在旁,乐嬿亦恭敬地行礼道:“乐氏女,乐嬿,见过庄夫子。”
在他们行礼的同时,蒙虎亦从怀中取出蒙仲昨晚亲笔所写的邀请竹简,恭敬地用双手递给庄子。
其实这份竹简也没必要,毕竟蒙仲本人都已经来了,说到底只是一个礼数。
庄子上下打量着乐嬿,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浓,旋即又接过那份竹简,稍微看了两眼便递给了庄伯,旋即点点头说道:“好,老夫一定赴宴……只不过,为何要在年中?即便是为了错开春耕,眼下尚只是二月,春耕前足以完婚。”
蒙仲当然明白庄子为何会这么说,毕竟这位老师素来不注重礼数,可能在这位老师看来,男女成婚只需男女双方长辈、亲戚、朋友聚在一起吃顿饭就成了,根本无需其他复杂的礼节,然而蒙、乐两族又怎么肯将这场婚事置办地如此草率呢?
想到这里,蒙仲便解释道:“一来,乐嬿乃乐氏族长的yòu_nǚ ,婚事不好从简,免得旁人看轻,二来,弟子也希望能邀请一些亲近的兄长、宾朋,比如说义兄惠盎,他远在彭城,若弟子在三月前后成婚,义兄是赶不及的。”
“唔。”
相比较第一个解释,第二个解释庄子还是认可的,只见他捋着胡须问道:“除了老夫与惠盎,你还邀请了谁?”
蒙仲闻言解释道:“老师是弟子最先邀请的,惠盎兄那边,弟子还未邀请,准备在今日回去后再写书信……”
不得不说,虽然庄子并不注重这种礼数,但见弟子首先考虑到自己,这还是让庄子感到十分高兴。
他点点头笑着问道:“好好好,那么,待你回去后,准备再邀请谁呢?这两年,想必你也结识了不少人脉吧?”
关于宴请的宾朋,昨晚蒙仲就已经罗列了一番,无论对方最终会不会前来赴宴,但蒙仲认为他必须送出这个邀请书信。
比如说,赵国的赵王何、已故的赵相肥义之子肥幼、阳文君赵豹以及其佐司马赵贲,还有军司马赵希、许钧。
就拿赵王何来说,他几乎不可能会前来赴宴,但以蒙仲与其此前的关系来看,成婚这种大事理当知会对方一声,无论对方作何反应——肥幼、赵豹、赵贲、赵希、许钧等人皆是如此。
至于宋国,蒙仲邀请的对象除了义兄惠盎外,还有太子戴武,军司马戴不胜、戴盈之、景敾,以及萧戗、戴璟等人,不过考虑到齐宋两国去年只是因为天气关系暂时休战,今年可能还会爆发保证,因此戴武、戴不胜这些人未必会来赶赴他蒙仲的婚事。
但还是那句话,尽到礼数,最起码得知会对方一声,无论对方来或不来。
除了赵宋两国以外,蒙仲也决定邀请他另外一位义兄田章——倘若对方有空暇的话。
至于田章在前来宋国途中是否会遇到危险,蒙仲倒不担心,毕竟在这个年代,公事私事还是分得很清楚的,倘若田章因为前来宋国赶赴私人的宴会而被宋国抓到,那宋国一定会因此成为天下人指责、嫌弃的对象——相信宋王偃也绝对不会做出这种下三滥的事。
至于最后嘛,那就只剩下孟子以及其弟子了。
“孟轲?”
此前庄子始终笑吟吟的,哪怕是在听到田章的名字后依然如此,直到蒙仲说起他准备邀请孟子时,庄子的面色稍微变了一下。
“怎么了,老师?”
见庄子神色有异,蒙仲小心翼翼地说道:“孟子一直挺关照弟子,作为晚辈,弟子觉得在成婚时应当邀请孟子,无论孟子是否前来赴宴……难道老师对此有何不同看法?”
“不同看法?”
庄子愣了一下,旋即笑容满面地说道:“不,你说得很对,一定要邀请孟子。”
说到这里,他的目光穿过面前的蒙仲与乐嬿二人看向屋外的积雪,旋即捋着胡须轻笑道:“老夫很期待与孟夫子的……相会。”
他不由自主地,刻意加重了「相会」两个字,仿佛是从牙齿缝间迸出来的,这让蒙仲与蒙虎面面相觑。
唯有稍微知晓些内情的庄伯此刻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片刻后,待蒙仲与乐嬿告辞离开后,庄夫子抖索精神对庄伯说道:“庄伯,我那根拐杖你放哪里去了?”
“哪根?”庄伯不解地问道。
庄子闻言解释道:“就是那根颇为有些沉的拐杖……你帮我找出来。”
“应该在杂屋吧。”庄伯想了想,旋即不解问道:“夫子,你要那根拐杖做什么?您当初不是嫌太沉,用得不顺手么?难道……”
“休要多言,找出来就是,我有大用。”庄子目光闪烁地说道。
“好好好……”庄伯哭笑不得地转身离开了。
当日,蒙仲将乐嬿送回了乐氏一族,旋即载着母亲葛氏、妹妹蒙嬿,与蒙荐、蒙虎、蒙遂一行人返回了蒙邑,至于乐毅,则暂时留在了乐氏一族,蒙仲拜托了乐进、乐续兄弟二人代为照顾。
次日,蒙仲便开始写邀请书信,一封一封的写。
值得一提的是,长老蒙荐带着老族长蒙箪以及新任族长蒙鹜,一同来看望蒙仲,与他商量所宴请宾客的数量。
在此期间,蒙荐随手拿起了蒙仲准备托人送给赵王何的那份书信,看了两眼后随口说道:“君上?这封信是给何人的?”
蒙仲便解释道:“赵国的君主,赵王何。”
听闻此言,老族长蒙箪惊地双手一哆嗦,就连蒙荐亦是满脸惊骇。
见此,蒙仲连忙说道:“赵国的这些人,他们未必会来,我只是尽礼数而已。”
“……”
蒙荐与蒙箪对视一眼,旋即前者问蒙仲道:“阿仲,你还请了谁?”
听闻此言,在旁帮忙的蒙遂便将名单递给了蒙荐,只见蒙荐、蒙箪看到名单上的那些名字后,皆惊地说不出话来。
赵国的就算了,蒙荐、蒙箪二人还不至于有太大的感触,但戴武、惠盎、戴不胜、戴盈之、景敾,这些人可都是他宋国的重要人物。
“你……你真能将太子戴武、戴不胜、戴盈之等人亦邀请至我蒙邑?”老族长蒙箪惊讶地问道。
蒙仲想了想,回答道:“鉴于目前齐国与我宋国的局势,应该不可能全部邀请过来,大概会来一两人吧。”
『即便如此,这亦是极其了不得的大事了!』
蒙箪与蒙荐对视一眼,决定将这次的婚事置办地更加体面,更加隆重些——万一太子戴武当真前来赴宴呢?
当日,在蒙遂的帮助下,蒙仲终于写完了给所有人的邀请书信,拜托蒙城的驿卒分别送往各地。
而在此期间,刨除四五月春耕播种,其他时候蒙、乐两族皆尽心为这门婚事做着准备,包括蒙虎、蒙遂、乐进、乐续、乐毅等人,以及后来闻讯赶来帮忙的武婴、华虎、穆武、向缭等小伙伴。
期间,一众小伙伴亦免不了聚在一起庆贺一番。
一晃眼便到了五月下旬,即将临近蒙仲成婚的日期,蒙仲的义兄惠盎率先带着足足装满四辆马车的贺礼,从彭城赶到蒙邑,前来祝贺。
见这位兄长竟然如此破费,蒙仲在带着族人欢迎惠盎时颇感不好意思。
结果惠盎却笑着说道:“你道这四车皆是为兄的贺礼?哈哈,非也!为兄的贺礼仅此一辆马车,其余三辆马车,乃是大王在得知此事后,命我带给你的贺礼。……还有这个。”
说着,惠盎摘下了自己挂在腰间的佩剑,递给蒙仲,口中笑着说道:“此乃大王近两年命彭城的匠人打造的宝剑,总共只有六把,鉴于你对宋国的功劳,大王命我将此剑带来赠予你。”
说罢,他当着众人的面拔出剑刃,朝着身边那辆战车的木质边角砍去,只听一声细微的声响,那边角便被削了下来,着实锋利。
“多谢……大王。”
在惠盎的催促下,蒙仲双手接过了这柄利剑。
不得不说,他对宋王偃还是有些芥蒂的,没想到宋王偃对他却颇为重视,得知他即将成婚,竟然送了足足三辆马车的贺礼,还赠送了一柄极为锋利的利剑。
而在旁,与蒙仲一同前来迎接惠盎的蒙箪、蒙荐、蒙羑等几位长老,此刻亦是满脸震惊。
想来他们万万也没想到,族内子弟的婚事,竟然惊动了他们宋国的君主宋王偃,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位君主竟然还送来了贺礼。
然而事实证明,还远远不到他们该震惊的时候。
没过两日,宋国的太子戴武便带着贺礼亲自来到了蒙邑,此事惊动了周围一带,别说住在周围的乐氏、萧氏、华氏等族长纷纷前来请见太子戴武,就连商丘城、蒙城的县令,亦在得知此事后赶来蒙邑。
随后,田章、戴不胜,甚至于远在邹国的孟子,亦带着万章、公孙丑等近十名最亲近的弟子,坐着马车、带着贺礼,千里迢迢来到了蒙邑。
这些位了不得的宾客的到来,使得小小的蒙邑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