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游戏竞技>战国大司马> 第281章:愉快合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1章:愉快合作(1 / 2)

『ps:希望加更的书友抱歉啊,作者正在准备把公众章节修改一下,把那些科普向的通通删掉,希望让这本书的成绩稍微好点,暂时没精力加更了。』


————以下正文————


八月初九,距秦将白起攻陷郦县仅两日,数万秦军便抵达了穰县,展开了对这座城池的进攻。


这座穰县,是早几年楚国为了向秦国求和而献给秦国的,随后秦王稷在册封其舅舅魏冉为侯的时候,将这座城邑赏赐于后者,于是魏冉才被称为穰侯。


正因为知道这座穰县乃是穰侯魏冉的封邑,因此在进兵之前,似季泓、卫援等秦将,或私底下劝说白起,尽量以更为平和的方式攻取这座封邑。


毕竟在这个年代,一支jūn_duì 攻破其他国家的城池,那么接下来十有八九就是一场放纵士卒的屠杀与抢掠——抢掠敌城的平民,这是当代士卒为数不多的“得偏财”的途径。


但穰县的主人乃是魏冉,倘若放纵麾下士卒在城邑内抢掠,这岂非是不给魏冉面子?虽说这位穰侯不见得会在意穰县这座偏僻的城邑。


相比较诸将的担忧,白起倒不在意,一来他是魏冉的心腹,很清楚魏冉根本不在乎区区一座穰县,二来,蒙仲的出现,使得白起或多或少对这次讨伐楚国产生了几许急切。


虽然蒙仲已对他做出了解释:因为他被魏王封在方城,是故才会出现在这一带。


但这个解释,并不能使白起完全打消警惕。


试问,似蒙仲这等在伊阙之战中一举挽回了魏韩联军溃势的骁将,为何会被魏王打发到方城?不应该是委任为河东守么?哪怕不是河东守,也应该调往河东,让其镇守「风陵」、「蒲坂」、「魏县(河东有个魏县)」等地吧?


那里才是魏国抵抗他秦国东进的主战场!


然而,魏国却将蒙仲封到了方城一带,这是在防备谁?早已一蹶不振的楚国?


一名足以与他白起斗得不相上下的勇将,魏国不派其守正门,居然将其安排在后院的偏门,白起着实想不通魏国究竟在想什么。


难道魏王遫与魏相田文当真愚昧到这份上?


不至于的。


至少白起并不怎么认为。


按照这个思路考虑,白起认为魏国很有可能会在他秦军这次讨伐楚国的期间,做些什么。


或许,魏王遫与薛公田文已经看穿了他秦国「欲使楚国臣服而夹攻魏韩两国」的战略,是故将蒙仲这名勇将提起部署在方城,部署在魏、韩、楚三国的边境。


正是考虑到这一点,纵使白起已经与蒙仲达成了口头上的盟约,相约彼此jūn_duì 井水不犯河水,但还是对方城的魏军抱持着深深的警惕。


尽快使楚王屈服,使楚国臣服于他秦国!


这是白起现如今心中最迫切的想法。


二月初九,白起率军攻打穰县。


攻城的战况没什么值得描述的,简单地说就是穰县守军的斗志非常低,秦军这边刚刚抵达穰县一带,穰县城内的楚国军民,以及穰县城外那些从郦县逃亡至穰县的楚民,便惊慌失措地开始逃亡。


得知大概情况后,白起便派部将仲胥率五千名士卒攻打穰县。


在他看来,攻打一座毫无斗志的穰县,五千名秦卒绰绰有余,而事实证明,仲胥只动用了三千名秦卒,便攻破了穰县的城墙,从头到尾城内的楚军几乎没有什么有效的反击,仿佛这帮楚军也只是在等待城墙被攻破的讯号——一旦城墙被秦军攻破,他们便能毫无负担地逃跑。


不得不说,对付这样的对手,实在无需白起多花什么精力。


相比之下,他更在意蒙仲那支骑兵的动向。


跟前两日他秦军攻打郦县时一样,今日他白起率军攻打穰县,那蒙仲亦领着两三百骑兵远远伫马观望,窥视着秦军的虚实。


试问,这场仗有什么值得观摩的么?


根本没有!穰县的楚军太弱。


但蒙仲却仍然在旁窥视着,那么问题就来了,他在窥视什么?


答案显而易见,对方在窥视他秦军!


甚至于,或许还在思考着克制他秦军的策略。


说实话,白起对此感到非常焦躁与不安,就仿佛自己的秘密被他人窥视一般——因为他就是一个喜欢在战前窥视敌军虚实,以此作为依据思考对应策略的将领。


显然对面的蒙仲,与他有着类似的习惯。


被这样一个擅长用兵、擅长用计的敌将盯着猛瞧,这在白起看来无疑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


他有心派士卒驱逐远处的蒙仲,但考虑再三,他还是放弃了。


首先,他与蒙仲已立下了口头盟约,他若违背约定,那蒙仲就能顺理成章给他秦军制造麻烦,而白起并不希望他在攻伐楚国的期间遭到蒙仲的骚扰。


其次,远处蒙仲麾下的都是骑兵,来去无踪,在没有骑兵的情况下,他不想去招惹对方。


对了,说到骑兵,在两日之前,在白起与蒙仲见面过后,他便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往咸阳,交给穰侯魏冉,请魏冉将已组建的骑兵派到此地。


据白起所知,穰侯魏冉在应允了他的恳求后,便找到了一名义渠降将,叫后者代为训练骑兵,但由于骑兵训练不易,且时间又过于仓促,以至于迄今为止,那名义渠降将也只是勉勉强强选拔出了近两千的骑卒,正在加紧训练。


本来白起并不打算过早动用这支骑兵,他准备待楚国被逼到绝境,组织大军在汉水一带与他展开决战时,再派人恳请穰侯魏冉将这支骑兵调到此地,借与楚国的决战来磨砺这支骑兵,以便他日后攻伐魏国的河东时,这支骑兵能够足够的实力与蒙仲麾下的骑兵较量。


没想到,他却在宛城一带看到了蒙仲,这让他改变了主意。


无论他与蒙仲最终仍保持井水不犯河水的默契,亦或最终双方有一人撕毁了盟约,他觉得都有必要把那支新组建的骑兵调到此地,毕竟,能对抗骑兵的,就只有骑兵。


“喔——!!”


“楚军败退了!”


“攻破城池了!”


远处,传来了秦将仲胥麾下士卒的欢呼声。


见此,白起转头看了一眼远处,正如他所料,蒙仲那帮魏国骑兵正在徐徐撤离。


『……也不知我军的虚实,被他看到了多少。』


看着那些骑兵离去的背影,白起心下暗暗想道。


不得不说,正如白起所猜测的那般,蒙仲确实是在窥视秦军的军势,为日后与秦军撕破脸皮时做准备。


确切地说,是秦军与他撕破脸皮——唔,虽然听上去很奇怪,但他有这个把握,哪怕他非常愿意继续与秦军抱持彼此和平的关系。


既然明知彼此井水不犯河水的默契无法维持许久,那么他自然要提前做好应战秦军的准备。


而在此之前,他先得了解这支秦军。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跟白起一样,蒙仲也有战前窥视敌军虚实的习惯,因为能从中看出许多东西。


而白起麾下的这支秦军,他就看出了几许端倪。


比如说,这支秦军的装备并不统一,有的手持长戈,有的手持短矛——那些手持长戈的秦卒姑且先不论,先说那些手持短矛、盾牌、利剑的秦卒。


这些士卒不可否认看上去颇有征战的经验,但据蒙仲的了解,中原战场大多遵循「一寸长、一寸强」的道理,以至于寻常士卒手持的长戈,长达一丈半。


你拿只有几尺长、最多不超过一丈的长剑、短戈去跟人家一丈半长的武器厮杀,这还没打就已经输一半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那些手持短戈、利剑,且颇有征战经验的秦卒,究竟是怎么回事?


答案不言而喻,这是秦国前几年派往攻打汉中、巴蜀的秦军,因当地多山林,长兵器不利于作战,是故才采用短兵器——不错,这些士卒,是秦国从汉中、巴蜀调来的秦军。


虽然不清楚秦国为何不给这些士卒更换武器,但就蒙仲这边来说,他就不能再用以往的策略、战阵去对付这支秦兵。


毕竟这支秦军曾在巴蜀击败了巴人与蜀人,他们擅长用短兵器交战,相比较那些手持长戈的秦卒,这些秦卒肯定更加灵活,更具爆发力,更擅自一对一的搏杀。


甚至于,对于偷袭与反偷袭,亦更为适应。


因此对于这些秦卒,要么让骑兵用短程兵器去对付他们,要么就得组织严密的兵阵防线,千万不可使这些秦卒突破防线,一旦被这些擅长近身搏杀的秦卒突入军中腹地,局面就会变得很糟糕。


似这些,都是蒙仲通过这几日的观察而得出的判断,也是白起万般不希望被其获悉的军中虚实。


可惜郦县、穰县两地的楚军实在太弱了,根本不能逼出秦军士卒的实力底线,否则,蒙仲就能对这支秦军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这些了解,都有助于他日后对抗这支秦军。


此时白起麾下秦军已攻破穰县,见此,蒙仲便迅速撤离,他倒不是畏惧,他只是急着帮华虎、穆武二人“抢人”而已。


不错,就当秦军在穰县西城墙展开攻势的期间,城内的楚国军民纷纷从南城门与东城门逃亡,而华虎与穆武二人,恰恰就在城外的南郊与东郊,堵住那些楚国军民的去路,用言语诱惑那些楚民逃亡至叶邑,而不是往南逃奔至汉水。


不得不说,魏军的这个举动,却气坏了刚刚打下穰县的秦卒们。


他们心说,我秦军辛辛苦苦——好吧,这两场攻城战其实挺轻松的,可即便如此,你魏军也不能抢我们的战利品啊!


攻陷城池的功劳归于率军的将领,从城内平民抢掠所得的财物归于士卒,这历来都是天下各国jūn_duì 中将领与士卒间不成文的默契。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