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游戏竞技>三国幼麟传> 第二百一十章 名士风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一十章 名士风流(2 / 2)

******


姜维与马钧返回家中后,便将在诸葛亮府的见闻,简单向家中诸人复述了一遍。


马钧在姜家住了许久,姜母、杨氏、姜文、姜武早将他视作家人,得知他要高升的消息后尽皆开怀不已,纷纷上前祝贺。


姜母大喜之下,更是命杨氏上街大肆采买,筹备了极其丰盛的一顿晚膳,以作犒劳。


对于姜维与马钧而言,接下来的几日颇为平静,亦十分忙碌。


两人主要还是安居在家中,静候朝廷新的任命。


姜维得了刘禅的“泄密”,虽有些期待,但大体倒也还算稳定;马钧却每日患得患失,有时彻夜难寐,显然是关心则乱,隐隐有些迫不及待了。


姜维知道这般日子最是难熬,见状只得苦笑不已。


这几日,两人也非全然无事,马钧因为新的任命还没下来,还需要履行五经博士的职责,依旧每日点卯不止。


而姜维则趁此空闲,仔细琢磨赵云所传绿沉枪之用法。


绿沉枪重六十八斤,以他现在的武艺气力,这等重量倒也并非难以承受,只是他平时用惯了三十斤重的八面大枪,陡然换上铁枪——不仅重量增加一倍,枪身材质也大相径庭,这让他根本没有办法做到操纵自如、得心应手。


纵然此前得了赵云的细细指点,但他在练习枪术时,依旧觉得极难上手。


譬如,该收的地方,时常因为枪身惯性极大而收不住;该挑的时候,又会因为枪头沉重而做不到位。


他只道是练习不够之故,于是日夜不停歇,一味埋头苦练;身为兄长的关平、张苞、关兴得知此事后,时常过府陪他拆招练习。


尤其是张苞和关兴的武艺,经过荆州大战淬炼,早已益发精进,作为陪练自然再好不过。


尽管如此,一连几日练下来,姜维只觉枪术不仅没有丝毫进益,胸口更是心烦气躁得紧。


关平见他苦闷,断然劝阻道,欲速则不达,这路枪法此时不宜再练,必须先上缓一缓。


总算他知道这个道理,只能无奈停下;但他又是个闲不下来的性子,便转而捧起诸葛亮所赠的一书,开始仔细研读。


管仲是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为人博学多识,任齐相期间,整治内政,富国强兵,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最终辅助齐桓公姜小白成就春秋霸业,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第一相”。


甚至连孔子都要赞叹上一句:“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是托名管仲的一部文集。


不同于先秦时期的其他经典,这册书不讲究微言大义,字字珠玑,反而条理清晰,极为务实。


其内容博大精深,法家、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均有涉及,但主要以法家法、术、势三派为主体,杂揉道、儒特色,自成体系,是春秋战国、甚至秦汉时期的政治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经、必读之书。


关于这本书,姜维也曾拜读过,只是因为内容过于庞杂,以他的学识根本领悟不了多少,许多章节看过之后只如过眼云烟,并无深刻理解。


但这一册是诸葛亮的注释版,诸葛亮推崇管仲的治国之道,故而对此书存了万分敬意,不仅对每一句原文都细细注释,还经常用后世之例加以印证,并常做发散之总结、评论。


他学富五车,才华盖世,对一书的的注解更是气象万千、发人深省,故而这一本册注释版的书籍虽然名为,实则更像是管仲和诸葛亮两人思想之激烈碰撞。


受益于这些无处不在的注解,姜维此番再读,顿觉豁然开朗,只觉得每一句,每一个词都清晰明白,隐含深刻的经世济民之理。


这让他大感振奋,暂时忘却了习武不顺的痛苦,渐渐沉迷到,管仲与诸葛亮两世英杰的隔空对话之中。


******


汉建安二十五年三月二十日,本月最后一个万事皆宜的黄道吉日。


这日一早,姜维手持绿沉,在院中又练了一遍枪法,几番下来,依旧没有丝毫进益。


他索性静下心来,匆匆洗了个澡后,一门心思读书。


才捧起竹简读了没多久,府外小巷中忽传来一阵喜气洋洋的敲锣打鼓声,由远及近,越来也是清晰入耳,越来越是喧嚣热闹。


这时,马钧快步奔至姜维屋内,顾不得喘气,问道:“来...来了?”


姜维放下竹简,颔首道:“来了!”


顷刻之间,姜府中门打开,全家齐出,恭迎汉中王使者。


锣鼓声越敲越近,不多时,在一队精锐卫兵的拱卫下,一员面白无须的宦官手持两卷黄绫,衣摆飘飘而至。


但见他面上含笑,丝毫没有身为上使的架子,径直行到姜维身前,竟然还主动行了个礼,发声道:


“姜将军可还记得奴婢么?”


他这番举动,顿时让迎候的姜家上下吓了一跳。


姜维细细打量,认出此人是刘禅身边的宦官曲施。


去年秋狩时,他与此人共同服侍刘禅射猎,也算有过一番接触,彼此算不上陌生。


当下抱拳笑道:“原是曲贵人当面,在下这厢有礼了!”


曲施微微躬身,笑道:


“姜将军果然武威不凡,去岁秋狩时便力停奔马,徒手杀虎;此番远赴荆州又能杀敌斩将,立下赫赫功劳,真是能人真无所不能也!”


见他如此客套,姜维便笑着陪着他寒暄了几句,与此同时,心中早已一片通明:


“太子那日透露说,主公要调我去他身边服侍。今日观曲施神色,此事定是不离十了。却不知主公此番会以何职相酬?”


ps:诸葛亮在托孤前后完全是两种状态,好心疼托孤后的丞相。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