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沉思了片刻,方道:“好吧,就拨七千兵马出来,中正你与王子均前去据占街亭。我与孝直和其余诸将继续收取陇西各郡,保护好粮道,等着大王的中军前来会合。”
“我艹,当年马谡守街亭,诸葛亮好歹还给了一万多兵马,你只给我七千,还真是够意思呀。”
方绍心有不爽,但他也知当初诸葛亮出祁山时,手中有兵马十万,而今马超手中不过有兵四万,还分了一万给黄忠,留了一部分在祁山,他手头的兵力也不阔绰,能拨给方绍七千兵马,已经算是不错了。
于是,方绍也没时间再多耽搁,遂是与王平共率七千兵马,带了近二十天的口粮,饶过沿途尚未归降的县镇,直奔街亭而去。
两天之后,方绍和他疲惫的七千jūn_duì ,终于抵达了街亭要隘。
翻开地图可知,东西走向的秦岭和南北走向的陇山,形成了一个倒立的“丁”字,将陇西、汉中和关中三个地区彼此分割开来,而隔离关中与陇西诸郡的便是陇山山脉。而在临渭失守之后,艰险的渭河河谷无法通行,那么陇山中段的街亭,便成了关中增援部队穿过陇山,去往陇西的唯一通道。
本来,方绍以为只要抢到宝贵的时间,抢先占领街亭,当道下寨,便可轻易的阻击敌人,但当方绍到达街亭之后,方才发现街亭的地形与他想象的很有差距。
街亭并非空旷一片,这里本是存在着一座不足千人居住的小城的。不过,此城高不过两丈,厚不过一尺,踹一脚上去都能晃半天,想要据城死守显然是不靠谱的。而本来狭窄的陇山通道,延伸到了街亭这一段时,却豁然拓展为五六公里之宽,以方绍手头这点兵力,在如此宽阔的地带,无论是据城还是当道下寨,显然都是难以与夏侯渊的精锐步骑相对抗的。
突然之间,方绍有点理解马谡的难处了,他并不是不懂兵法,也并非故意违背诸葛亮的命令,舍当道而上南山据守,而是当年的蜀军情报人员,并没有描绘出街亭的详细地理情况,使得马谡陷入了无从选择的地步。
方绍突然觉得,自己也陷入了与马谡一样的困境,似乎不得不选择上山结寨。其实上山结寨并不等于让道于敌,就算把兵马扎在大道旁的山上,夏侯渊的兵马也不敢继续朝陇西进军,因为方绍可以随时切断他的后路,并威胁他的侧后翼,所以,夏侯渊唯一的选择还是先消灭了方绍。
不过,当年的马谡上山立寨,却因被张郃断了水源,最后不战自溃。经过对街亭地形的观察,方绍意识到马谡并未只是纸上谈兵之辈,似他那样从事军事参谋这么多年的人,怎么会忽略了水源这么重要的问题呢。
于是,方绍视察了当初马谡设营立寨的南山。此山地势很有特点,其顶部是一个弯月形的平台,约可屯兵万余。其北、东、西三面甚陡,东南面则是一个大约三十多度的斜坡,斜坡上宽而下窄。如果敌军从下面向上仰攻,则己方可在月牙形的棱线上居高临下,从三面同时攻击敌军整支队伍,而最前面的敌军,能够投入战斗的则不过五十人,显然,这是一个非常有利于防守的地形。
唯一的问题就在于,最近的一条明水源即是山前大道旁流经的清水河,很显然,敌人可以轻易的切断水源,这就不禁使方绍对历史更加怀疑起来,依马谡的能力,他真的蠢到连这么明显的漏洞都看不出来吗?
于是,方绍抱着怀疑的心情,继续视察南山的地形,而令他惊异的发现,在南山的西南侧,竟然有一汪清流的泉水。而这泉水位置较为隐蔽,不做仔细的侦察的话,一般很难发现,此泉背倚南山,处于半山腰的位置,而其所处地形也是一个易守难攻之处,泉前的一道谷口,只消不到三五百人便可轻易守住。
“莫非,当初马谡就是仗着有这口暗水源,所以才敢有恃无恐的‘舍水上山’吗?”
可是既然有此暗水源,当初那张郃又是如何决断马谡的水源的呢?
方绍不禁陷入了深深的疑惑之中,他把这南山地形又仔细的堪察了一遍,然后,他立于山顶,环视着整个街亭地区的地形地貌,神色间流露着浓重的困惑之色。
远望着山下的潺潺的清水河,回想着曾经那段历史,他极力的想挖掘出某些历史的真相。
当黄昏的一抹余晖映照在方绍的脸上时,他突然间想明白了。
“历史中的街亭之战,之所以败,归根结底就是马谡与王平的这对组合,没错,这应该就是真相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