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路的不同,决定了学校的性质不同。
京华大学堂是官学、是在国子监与太学之下的基础性大学堂,这一点呗刘行十分明确地确定下来。
既然确定出了京华大学堂将成为全国唯一的官学大学堂级别的学府,那么就必然还要有其他方面的迥然之处。
这个迥然不同的地方,引出了刘行又一个让满朝文武耳目一新的概念来:学位制度。
四年大学堂念完,毕业后参加学位考试。考试通过,颁发学士学位。这是刘行提出的第一个学位,也是整个新学政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谁都明白,如果现在刘行说出的这种全新的学政体系一旦改革完成、前面建立起来,那么马上将可能会出现一种令人无法遏制的情况:所有的学子脑袋削出尖来朝着京华大学堂里钻,为的是日后毕业就能混个一官半职来。
到时候就算那六所官商联办的大学堂再如何用力,在生源上定然也是无法与京华大学堂形成竞争、自然也就永远都只能被京华大学堂压制着无法抬头。
长久下去,必然会出现一种结果,那就是官商联合办起来的六大学堂最终都会因为培养不出出色的学生声誉直线下降、最终走向停办的厄运……
为了避免那种情况的出现,刘行才决定制定这个学位制度。
京华大学堂的学生可以毕业就去当官,但不代表刘行不给其他六个大学堂的学生一条通往朝堂的阳光大道。
这条阳光大道就是无论哪一个学堂的毕业生,只要能考到学士学位,那么毕业后都可以给与从九品待遇三年。
无论是京华大学堂。还是其他那六家大学堂里走出来拥有学士学位的学生,至少毕业三年的时间里都可以被算作是朝廷的候补官吏。
一旦有了空缺的职位,刘行便会下令全面招考,从大批的学士中间去选出任来补充空缺那职位。
同样的,京华大学堂里毕业的学生如果拿不到学士学位。那也要说一声对不起。不管他是是谁家的衙内、哪家的公子哥也好,还是哪位大儒的爱徒也罢。
只要拿不到学位,就休想参加科举开始、休想在朝廷里拿到一官半职,最多做四年的候补九品员外以后回去做乡村官塾的教师去……
唯学士不举,唯学士不用,刘行直接定下了这样一个基调。
在这基调之上。刘行还有一招更让众阁僚耳目一新的升华版学位规定:取得学士学位后可以选择暂时不参加科举,继续留校攻读三年。这三年完成学业后,通过考试可以取得上学士学位。
凡是考取了上学士学位的,毕业三年内由朝廷按八品候补发薪俸供养。参加科举时,可以直接免去乡试、直接参加会试科举。也就等于说拿到了上学士的学子。日后都能直接与举人相同待遇,却又比举人待遇好、有稳定的收入了。
上学士有了,在其之上、刘行有补充了一个更高的学位、那就是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