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和户部都是重中之重,相对而言兵部与礼部的职能就略逊一筹。
其实历朝历代兵部都很重要,只有明朝是个例外,大明的兵部并没有jūn_duì 的指挥权,只有调兵权和军官的任免权。
可是五军都督府的大佬都有爵位在身上,兵部根本就难以节制,所以现在的兵部更多的是作为五军都督府的辅助机构。
所以朱标推荐了两淮转运使王建国,王建国虽然才华平庸,但是忠心耿耿,而且四大盐商无论怎么诱惑,他都能秉持原则,从没有收过任何贿赂,足以证明他适合在兵部这个位置上。
礼部其实是最难的,因为熟知礼法的确实大部分都是世家大族的人,但是偏偏所有世家的人都异常团结,钱用壬和吕本的下场摆在面前,这个时候根本没有人会接下礼部这个烂摊子。
所以只能由朱雄英暂代,这样所有尚书之位的空缺就都定下了下来。
翌日早朝,随着吴王与太子的回归,朝堂上再次热闹了起来。
组建内阁的旨意一下,群臣都来了精神,自从宰相制被取消了之后,文臣的热情难免受到了影响,毕竟文臣的终极目标就是拜相嘛。
现在好了,能去内阁的不就是另类的宰相吗?而且内阁的人数还多,给他们的机会也多了。
第一任内阁的成员,凌汉,杨思义,刘三吾。
虽然只有三个人,但是这三个人都是人品贵重,德高望重的老臣,所以其他人都没什么反对的意见。
直到朱元璋耷拉着眼睛,补充了一句“吴王也要入内阁,参赞机务”之后。
朝廷才再次沸腾起来,现在的吴王,身上有着后军都督府大都督,礼部尚书等要职外,还入了内阁,这代表着什么?
特别是在吕本与钱用壬彻底淡出朝堂之后,明眼人都看的出来淮王已经没有了和吴王一争的能力了。
所以现在的大明朝堂空前的团结,在散朝后,皇帝在太极宫召见内阁成员,共议国家大事。
太极宫内,凌汉与杨思义都是一副要大展拳脚的表情,刘三吾这些年一直在国子监,反而是最稳重的一个,朱雄英则是头疼不已,他也是万万没想到自己的皇爷爷连自己都坑。
见到朱雄英一副生无可恋的表情,朱元璋不由得训斥道:“你小子,摆那副表情干嘛?今天是第一次内阁会议,你给咱精神一点。”
朱雄英这才挠着脑袋,不好意思的道:“好的呢,孙儿接旨,不过皇爷爷,我这才从钱塘回来,您一天都不让歇啊?”
朱元璋眼睛一侧,对着朱标道:“标儿啊,咱俩自建国以来,休息过吗?”
朱标义正言辞的道:“没有,父皇,他就是惯的,还想休息。”
朱雄英只能举起双手投降:“好好好,是孙儿懈怠了。”
见到朱雄英这个样子,朱元璋才满意的点了点头,正色的道:“诸位都是国之重臣,如今既然入了内阁,日后更要克己职守,勤政爱民,今天内阁要商议的事情颇多,朴半城,给三位阁老看座。”
朱雄英一听顿时跳了出来:“皇爷爷,我不用坐吗?”
“你年轻,你站着。”
“……”
朱雄英一整个大无语,但是也只能受着,谁让人家是皇帝呢。
在三人落座后,朱元璋才缓缓开口:“好了,今日议会第一项,就是北元的问题,大孙儿,你在漠北数年,是最了解北元的,你展开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