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五百三十四章 拆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三十四章 拆借(2 / 2)

性命攸关。


其他的情情爱爱,就是小事了。


三福晋撇嘴道:“我听着这句话才是扯淡,谁规定这个是人、那个不是人,有了人形了,就都是人了……”


十福晋那边对于这种传说就很陌生,还是第—次听到。


舒舒将故事简单给她讲了一遍。


她却有了不同的观点,道:“怎么白蛇跟青蛇两个打一个都没有打过法海呀?”


“这不就是两个女子和一个男人抢男人吗,还没抢过!”


“照我看,说女子也要自强一点,要不然男人就被抢跑了!”


几句话说的大家都跟着笑了。


十福晋却觉得自己说的都是道理,说完跑到舒舒身边,挨她的肩膀,小声道.“我觉得九哥肯定是跑不了。”


舒舒笑着道:“放心吧,十阿哥也跑不了!”


十福晋揉了揉拳头,带了几分俏皮道:“我还没跟嫂子说吧,除了射箭我还会摔跤!”


舒舒睁大眼睛,道:“这个还真是没听过。”


十福晋得意道:“十阿哥要是欺负我了,我就给他摔一跟头。”


舒舒点头道:“行,到时候我就给你喝彩去。”


十福晋点头如捣蒜似的,又是“咯咯”一阵笑。


三福晋在旁,觉得自己要端出嫂子的范儿,提醒十福晋道.“这皇家有皇家的规矩,可跟平时百姓人家不—样,不兴两口子干架的……”


说到这里,她想起了三阿哥平时恨人的地方,也觉得手痒,就改了口,小声道:“真要是按耐不住,想要动手了,也往衣服底下不好见人的地方抓,千万别往什么脸上脖子上招呼……”


十福晋忙点头道·“这个我知道,叫‘打人不打脸'……”


说到这里,她很好奇道:“怎么这京城的规矩这么多呀,左面一个‘俗语’,右面一个‘老话说’?”


三福晋道.“闲的呗,都是瞎讲究,反正听着就是了,都是一代代传下来的习俗,不用在这个上面较真。”


十福晋“嗯嗯”的应着。


她本身也是一个心大的,说话就转丢开,看着舒舒:“九嫂,九嫂,不是说东坡先生还有别的菜吗?”


舒舒道:“跟杭州有关的是没有了。”


说话的功夫,她看到窗外经过的荷花塘。


想起这荷叶有关系的还有几道名菜。


荷叶鸡,荷叶已经有了。


她便跟十福晋道·“等到明天让行宫膳房的人给你做一样新菜。”


十福晋欢喜道:“那我就等着了。”


三福晋在旁,跟五福晋说道.“这两个凑到一起,可是有了伴儿了,每天就吃吃喝喝的没有一点儿正事儿,还跟在家里当姑娘似的。”


五福晋微笑道:“这样也很好呀,反正是出来玩的……”


三福晋叹口气,带了羡慕,道:“希望她们的日子能多开心几年,这旁人看着心里也舒坦。”


五福晋听出她话中惆怅,道.“只看好的,宗亲长辈中,谁不说三嫂是有福之人”


三福晋嘴角挑起,道:“也就只有这一条长处可以说嘴了。”


关乎子嗣,点到为止。


她就岔开话说,道:“估摸着老八的婚期拖不得了,等圣驾回銮,侧福晋就要进门了,只希望这不是常例……”


要不然的话,她们这些皇子福晋当的可就不痛快了,这—得罪了公公,回头就赐个侧福晋上来,这谁受得了呀?


这话中有怨愤,五福晋也不好多说,只有缄默。


不过她是看着八福晋跟舒舒前后脚嫁进宫的,这说起来还不到—年的功夫,如今两人境遇天差地别。


要知道,刚开始的时候,丿八福晋可是处处争先。


嫁妆丰厚,王府教养,底气十足。


如今呢?


往后都不好说了。


这也让五福晋警醒。


皇家不管谁委屈不委屈,皇家要的皇子福晋是贤良淑德。


游船在西湖上转了一圈。


沿着白堤看了桃花与垂柳,也眺望了雷峰塔。


估摸着一个半时辰画舫又回到了原处。


圣驾的画舫将将到了。


一行人就又都下船,回了太平坊行宫。


天光大亮,九阿哥跟舒舒打了个招呼,就往御前去了。


下午虽也在伴驾,可是他跟着五阿哥、七阿哥、十阿哥都在人后头,没有往御前凑。


那边江南才子,吟诗作画的,他们也都不搭界。


这已经是圣驾在杭州的第二天,关于鸡血石的事,还要打发人去呢。


康熙听说他又来了,有些明白过来。


九阿哥每次过来,未必就是有事,也可能是没事找事。


明天没有行程安排,肯定又是想去哪里玩儿。


是不是不该让他闲着,也该派其他差事了?


之前的差事跟玩笑似的,也不费什么精力。


那今天上午“求子”是真求了,还是就是托词?


他可记得清楚,净慈寺外,九阿哥在路边接驾时,怪模怪样的。


等到九阿哥进来,康熙就似笑非笑的看着。


九阿哥哥被看的发毛,道:“汗阿玛您这是?”


康熙道:“说吧,明天又是想去哪里?”


九阿哥一愣,随即想了想道.“去哪里?就近找一个茶园吃吃点心,买点儿好茶?汗阿玛您是要出去,要儿子陪着么?”


康熙这才知道是猜错了。


他轻咳了一声,岔开话道:“那你过来有什么事?”


九阿哥就道:“嘿嘿,您也晓得儿子这手上攒不下什么钱,头回在苏州买东西还从官账上来借银,那这一回,儿子也不好又去跟杭州织造府的人借,就想跟您私下里拆借拆借……”


康熙想起昨日校场上九福晋的四个负重,道:“这是要买什么东西呀,几千两银子都不够使?”


九阿哥带了几分得意,道:“不是买东西,儿子是找到了一条生财之道,差些本钱。”


康熙听了,顿时觉得头疼。


真是的,文不成武不就,每天不是想着买东西就是想着卖东西。


这随谁了?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