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寺庙趁着这次洪水之际大肆兼并土地,广收僧侣,不仅使大量百姓流失,还激起民变,朕打算整治寺庙,如果再放任下去,我大魏将面临亡国之祸。”
“陛下所言有些危言耸听了,寺院大多自给自足,并不用朝廷出钱出粮,所以陛下过于担忧了。”
“陛下,说是寺庙引起此次民变恐怕是欲加之罪,还请陛下明查。”
“陛下,如果连小小寺庙都容不下,恐怕大魏才真正面临亡国之祸。”
拓跋焘听后心中十分愤怒,但是却只得隐忍。
他也知道如今还不能大力能治寺院,毕竟这次事件并不能直接证明寺庙的罪责。
拓跋焘退而求其次,下旨让寺院捐献粮食,并且让部分僧侣还俗,并加入jūn_duì ,如有不服从者直接剿灭。
这让许多大臣不满,但是圣命难违,只得利用自己手中权力尽量保存一些寺院。
这也引起一些寺院的不满,但是他们没有办法进行反抗,毕竟拓跋焘掌握着魏国的大权,手握雄兵,一旦触怒拓跋焘,佛门将会有大祸。
于是不少寺院主动捐出不少粮食,遣散一些老弱的低等僧侣以应对拓跋焘的圣旨。
但是这只是拓跋焘的第一步,拓跋焘能够稳坐大魏皇帝之位,并且和宋国抗衡多年,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自然不是易与之辈。
很快拓跋焘以扩军为名再一次下令僧侣还俗,并且必须是青壮。
这次寺庙依然选择妥协,在皇家威严之下他们也不得不妥协。
但是拓跋焘并不满足于此,于是他秘密召见崔浩。
“崔卿,朕打算步步蚕食,然后削弱寺庙势力,直到寺庙无法再影响朝廷的统治,这次他们太过分了,趁着大灾居然扩大寺院,大肆招收僧侣,兼并土地,要不是朕下旨招兵,他们也不会让那些青壮还俗。
还有他们招收大量青壮,这让不少土地无人耕种,更是让魏国兵源枯竭,可以说他们已经威胁到魏国的安定,所以必须解决。”
“陛下,此举必然会逐步削弱寺院势力,但是寺院手中土地依旧很庞大,下次必须要从寺院拿出一些土地,否则那些百姓将无地可种,这样我大魏就危险了。”
“朕明白了,朕也知道刘义隆为什么那么重视百姓,但是朕真的做不到,刘义隆可以大肆屠杀世家,但是朕不行,无论他怎么杀世家,他们都还是汉人,一旦朕对世家举起屠刀,世家就会瞬间倒向宋国。”
崔浩对此也是样认为的,在汉人的骨子里依旧对于魏国有着天然的排斥,而且如今宋国越来越强大,这让不少汉人有了很多想法。
“陛下,世家重利,他们和寺院有利益纠葛,但是如果我们能给他同样的利益,世家就会舍弃寺院,毕竟相比之下陛下的实力要比一个宗教更稳固。”
拓跋焘去茅塞顿开,于是立即下旨,大力扶植一些大世家,给予他们更多的利益,条件是不再与寺庙有瓜葛。
这让很多世家家主开始倒向拓跋焘,毕竟皇帝的威信更加值得信任。
这下不少寺院开始准备后路,开始联系朝中官员,但是效果并不好。
这些官员能够做到这个位置都不是傻子,就连一些贵族都开始和寺院撇开关系。
这让魏国国内开始有了一些微妙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