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大唐:人民帝国> 第138章 报纸那些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8章 报纸那些事(1 / 2)

现在的崇文馆不叫崇文馆……


现在的崇文馆也不在崇文殿之侧。


也不知道李承乾有大志,还是说属官撺掇的,想要表达成为‘十八学士’的进步决心,还能给李二一种此子类父的错觉,反正就是……文学馆,暂且就大猫小猫两三只,也没有小号弘文馆的种种特权。


柳文岳在左春坊任职的长孙冲的带领下,稍微看了看,了解一番,当即决定——


开分馆!


开到宫城外。


开到皇城外。


要不然,皇宫里面怎么招揽天下名士?一般人能进来?还是说目标就是群臣?这是存量竞争,我们要开发蓝海……


而且,放在宫里,自己的报纸大业还怎么展开?


让太监抄写?


嗯?


嗯?!


嗯~


算了算了……不压榨这些可怜人了。


当天。


柳文岳就安排选址、建设……


你还真别说,要是一般人就算是敲定地址,可是拆迁、建设,还真得费一番手脚,或者只能简单换牌子凑合……


柳文岳不同,通过百货大楼、供销社的建设,早已已锻炼出一支高素质的基建队伍,甚至这些人几次三番争夺流动小红旗,不停刷新着大唐速度,已经有些基建狂魔的影子。


区区一个文学馆……


要不是柳文岳要什么‘低调奢华有内涵’、‘威严中带着几分和煦’、‘于无声处听惊雷’……种种让人手脚发麻的要求,早就利索开工。


慢慢的对上他的脑电波,慢慢摸索他的实际想法。


不停的修改设计。


终于……拿出手办。


所谓手办,其实就是缩小版建筑,甚至门窗之类的都能拆下……柳文岳点头认可之后,工程开始!


而柳文岳则是开始思考第一期报纸怎么写,以及报纸的格式,售价——


报纸从来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邸报。


不过,一直以来都是通传朝廷风向、政策,皇帝的起居言行……


受限于纸张价格,印刷种种问题,一直都是官府流传。


后来,成本下降,皇权最弱的宋朝,开始也出现专门抄录邸报以售卖的牟利商人,进而缓慢形成产业,乃至形成固定时间发卖。


报纸就这么跌跌撞撞的出现……


至于说报纸的尺寸,后世其实沿用的都是西方规格,之所以做那么大,原因也复杂,技术差,纸张够大、够厚,更方便印刷,此外据说外国有过一段时间按照报纸发行纸张数量收税,之后大尺寸报纸就一直延续下来……


柳文岳打算摒弃这种反人类的设计!


反正都是手抄,之后上成熟技术,还是弄成正常16开。


售价也容易敲定,百货大楼的火爆场面,除了终端倒逼上游产业,进而改变商业生态环境、赚钱之外,其中大量消费数据可以评估京城的购买力,以及各阶层收入……报纸从诞生之初是精英文学,聊得都是政策方针,或者是嘴炮斗争之类看起来很虚的东西。


普通人饭都吃不饱,谁看这个,识字率感人也看不懂,甚至就算是看懂……精英有资本,有渠道,可以凭借自己敏锐的嗅觉,去攫取利润,普通人呢?这些东西,和他们无关!


普通人撑死就是听一听撂摊的说书人说书……


有钱的丢几文钱,没钱的就鼓鼓掌。


等到识字率上来了,报纸成本低了,报纸也会从精英、严肃文学转向百家争鸣,比如说……通俗杂谈报纸,低俗报纸,单纯的广告、找工作报纸等等。


眼下嘛。


一周一刊。


怎么严肃、怎么精英怎么来——


《东宫和太安宫疑似联手,太极宫深夜传来委屈哭声……》


《礼部大变,砸的是谁的饭碗?》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