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第113章 孙元化、徐光启、毕懋康面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3章 孙元化、徐光启、毕懋康面圣(2 / 2)

创制了一种新型的攻城炮车,设计了多种便于发挥火力优势的凸面炮台。


从这本书中就已经能看出初步具有了科学思维了,研发能力绝对的第一人。


可惜在吴桥兵变之后,部下孔有德携带火器投降建奴,他被崇祯下狱,遭到冤杀。


他的死,让他的老师徐光启营救失败后,心灰意冷,从此告别军事,不久病死。


还有一些火炮专家也被罢官流放,自此以后,明朝造炮人才枯竭。


可以说他的死,影响了华夏的历史进程。


若是他不死,提供充足的经费和人手,明朝还真不一定能那么快灭亡了。


“孙爱卿和三位认识?”


孙承宗上前一步:“回陛下,都是老相识了,孙元化天启间举人,臣举荐为兵部司务,在边筑台制炮,


宁远之战的胜利,孙元化当居首功,可惜被魏忠贤等一众奸臣给冒领了。”


“而徐光启则是孙元化的老师,也是红夷大炮的主导者,自然也是认识的。”


“至于毕懋康,当年也是一风云人物,善画山水,宗王维富春笔意,少司徒方宏静、少司马汪道昆、少傅许国三人的忘年好友,


特别是在武器的研究上更是行家中的行家,臣自然是认识的。”


崇祯听完大喜,他还真不清楚这中间的细枝末节的东西。


既然相熟,那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徐爱卿、孙爱卿、毕爱卿,尔等可知道朕召三位回来所谓何事?”


“研究红夷大炮!”


年纪最大的徐光启给了回应。


若是只是召他们一人回来,可能还不好猜,但三人都回来了,而且都有共同的经历,那无疑是研究红夷大炮了。


而且红夷大炮的威力已经在宁远之战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对!”


“也不对!”


崇祯道:“不止是红夷大炮,而是要研究火器,诸如火铳、万人敌、水底雷、水底龙王炮和混江龙、佛朗机炮等等。”


“陛下此话当真?”


“真的?”


孙元化和毕懋康两人同时惊呼,他们都是搞火器研究的,自然希望能将自己所学发挥到极致。


惊喜过后,孙元化迟疑道:“陛下,研究火器会耗费大量的银子、工人、铁等资源,这……”


他在军中待过,军中什么样子,他很清楚,如果朝廷有银子,至于出现几次兵变和逃卒吗?


“朕既然召你们回来,那自然是有准备的。”


崇祯看着三人:“但是,别高兴的太早,朕要先考考你们,达到朕的标准,银子、场地、人,你们要多少给多少。”


“陛下此话当真?”


“君无戏言!”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