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彤这般骂,冬沁便哽咽的厉害;秋怡忙垂首认错:“奴婢知错了,往后必当跟着主子。”
从那之后,秋怡二人便想了法子;晚上先将药熬好,分装到几个食盒里,二人每日便提着食盒,带着小炉子,跟着宁夏四处跑着。
一转眼,又是一月过去;看着眼前的概念大棚,宁夏满意的点着头。
没有塑料膜,初次是用草被、草苫做的试验。
“主子,这样有什么用呢?”
方晓对宁夏的做法是越来越看不懂了,她不明白,这些东西种在棚里,有什么意义?
宁夏看着指甲盖高的豆芽,眸中带着笑意:“若是试验成功了,咱们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的蔬菜。”
她这般说,方晓表示不明白。
“这叫大棚蔬菜,能控制早熟、晚熟;你想想,行军作战,粮食最成问题;逸轩在前线领军,咱们能做的,自然是给他提供良好的后备;再过些日子天就凉了,新鲜蔬果便是我们都难吃上,更别说是他们;若是我们种出了大棚蔬菜,让他们一直吃的好,精神好,士兵打仗,不也更有劲么?”
看过电视,自然知道前线的士兵吃的不行;如果后备充足,能提供大量的粮食,逸轩领兵也少操一门心思。
宁夏这般说,方晓这才明白,她这些日子来来回回跑着,一切亲力亲为的原因。
所以说,只要与王爷相关的,主子就是再累也会撑着。
“对了秋怡。”
看完了蔬菜,宁夏接过秋怡递来的药一口喝下。
含了蜜枣,这才与她说道:“晚些我去皇上那儿催催棉衣的事儿,这些日子的种子也挑的差不多了;待明日的料子、棉花下来,你领着各组组长分发下去,尽快把将士们的棉衣给赶制出来。”
虽说这些朝廷都有人在管,可她昨日去问了,那些人还没开始制作棉衣;这眼见就要天凉了,等到冷了再做,那得挨冻了。
虽说小皇帝才杀了贪官,可成衣都是从地方上分发出去的,免不得受人动手脚。
所以,宁夏想把军用品给一并的包了。
秋怡得了吩咐,自然应下;宁夏忙完手上的,直接就去了皇宫,问小皇帝要材料了。
宁夏这些日子看似忙的乱,可她做的事儿,给小皇帝解了许多的麻烦。
别的不说,单是从边界而来的百姓,这次便半分没耽搁,直接分配去了宁夏那里,小皇帝真是一点儿没操心。
“往年这些事都是地方上处理了送去的前线,你是想将制作棉衣的事也给一并做了么?”
“想必皇上也知道,一件棉衣当多少棉花,而到了将士手中的棉衣又是如何的?皇上与其让那些人层层克扣,不如将这些都给我,我让灾民细心缝制。”
前线作战的,都是灾民的丈夫、孩子,让他们赶制棉衣,绝对比给别人做要好!
小皇帝也明白她的意思,随即与她签了合同。
合同,那是她给他解释了许多次的。
你是皇帝没错,我给你分担没错;可是,你得给我材料!而且,我好歹,也得收你一些工费吧?
咱们都是为了北煜,你又何苦将东西拿去养贪官,而不给我光明正大的赚些辛苦费呢?
而且,完工之后,你还可以来抽查啊!若是做的不好,你还可以扣款啊!
小皇帝觉得这生意做得,于是,合同就这么签了下来。
宁夏耍了个心眼儿,这合同,价格,是根据每年的消费水平来变化;可这时间,她可是一签便签了个三十年。
也就是说,在这三十年里,北煜大军的用度,将被她垄断;而小皇帝因眼下灾民安置妥当之事很是欣慰,竟是被她耍过了这个心眼儿。
合同签下来了,宁夏便开始负责前线的用度。
日复一日的来回奔波,去看了河边的庄子进度,又来瞧这头的大棚蔬菜,每一件事,都是尽心尽力。
晚春回京便一直在忙着,如今已是晚秋时节,宁夏这身子半分没好,为前线做的准备却是渐有了起色。
初冬之时,第一批大棚蔬菜成功打包,第一批棉衣也赶工出来。
薛城派了人,快马加鞭的给前线送了过去。
够量的棉衣穿上身上,长期打仗的将士都发现了不同之处。
这些衣裳,可比往年送来的厚实暖和!且,在衣裳的下角,均缝了一个‘庄’字。
“听说了吗?听说今年送来的棉衣,全是庄将军之女,安国郡主一力负责。”
几个士兵领了棉衣,凑在一起低声议论着。
“我当然知道了,我儿子还在郡主手下做事儿呢。早起读书识字,下午帮着干活,晚上又学功夫;这棉衣,他还帮着拣了棉花呢!”
“啊?你怎么知道的?”旁边一人甚是诧异。
“你不知道吗?苏江灾民到了京中,安国郡主便将人全部给安置了;我那瘸腿的老母亲本是染了风寒,本都要死了,是安国郡主请了大夫给医好了,虽说瘸腿行动缓慢,安国郡主却是半分不嫌弃,如今我那老母亲,可比我养着那会儿,身子骨还要硬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