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三百九十七章 赴任幽州的大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九十七章 赴任幽州的大安(1 / 2)

吏部内吵吵嚷嚷,在这里来往的官吏甚至都没有听到许敬宗到底和杨师道说了什么,人们还在不停议论着。


杨师道搁下手中的笔,“什么人?”


许敬宗递上字条,“就是这个人。”


杨师道看着上面的名字一时间眉头紧锁。


“狄知逊经过这一次科举,刚刚揭榜及第。”许敬宗解释道。


杨师道叫来一个小吏,“狄知逊可有安排了?”


小吏翻看着名册摇头,“还未有安排。”


杨师道重新拿起笔,准备书写又道:“就要一个狄知逊?”


许敬宗点头。“张尚书只说了这一个。”


张阳是朝中的一个另类,不过碍于此人既是女婿又有不少的功劳在身,年轻又性情古怪,能答应的自然先答应下来,至少不交恶。


杨师道圈起狄知逊这个名字,“人手安排也不是吏部一句话就可以,还要经过中书省和陛下批复之后,我们才能安排下去,至于狄知逊能不能入礼部要经过商讨。”


“那就有劳了。”许敬宗笑着讲道。


“你们礼部现在就有侍郎四位,按说人手在六部之中也算是富裕的。”


“别看我们礼部四位侍郎,那也是忙得不可开交。”


杨师道把名册重新交给一旁的小吏,“还以为你们会过问张大安的事宜。”


“下官冒昧问一句,朝中对大安有安排了?”


“嗯。”杨师道点头道:“赴任幽州。”


许敬宗收到话语,见还有不少官吏走入吏部,便起身道:“下官就先告辞了。”


杨师道点着头继续处理接下来的事宜。


走在回外交院的路上,许敬宗的心情很复杂,张大安要被派往偏远的幽州,原以为他会留在长安城。


外交院的门口,李孝恭和对方谈了许久终于以二十贯钱的价格,买下了外交院的旁两侧的房子。


等扩建之后,外交院的占地扩大了两倍,比之弘文馆更大与国子监相当。


张大象拿出银钱与对方在契约上画押。


收拾好地契,张大象看向李孝恭,“想来之后朝中会有人弹劾河间郡王。”


李孝恭满不在乎笑道:“他们能给老夫情面,将来是要回报他们的,这长安城有很多人想要与老夫结交,用合适的价格卖了地契,对他们来说老夫的人情抵得上这个价钱。”


寻常人家想要攀附权贵,若是以后这些寻常人家家中的子弟想要入卫府,只需要招呼一下,河间郡王就能帮忙。


对李孝恭来说以后的回报只是举手之劳,可对普通人来说他们掌握了一个入庙堂进卫府的机会,这种机会能够让他们家翻身。


能够入仕对他们来说这点银钱算得了什么。


这些年靠着长安城中这片地早已赚得了不少银钱,就算是把地卖了他们也能富裕地过上好几年清闲日子。


换个能够光耀门楣的机会,对他们来说这便是值得。


李孝恭不仅仅在军中有关系,更是当今陛下宗室中人,这个关系有人想巴结都还来不及。


这便是李孝恭能够以这么低廉的价格拿下这两块地的原因。


李孝恭待张阳如自家子侄,自张阳发迹以来,便是河间郡王带着。


俩人之间的情义自然不用多言。


看许敬宗回来了,张大象问道:“事情办得如何?”


许敬宗先是先看了看四下,“大象兄,能否借一步说话。”


心中带着疑惑,张大象跟着来到外交院的后院,“正要和你说我们外交院顺利拿下地契的事宜。”


许敬宗犹豫了片刻,叹道:“大安如仕了。”


张大象点头,“揭榜那天便知晓了。”


“下官去吏部打听了,杨师道说是要赴任幽州。”


幽州是边城,而且靠近辽东,往往也是战事频发的地方,张大象不解道:“为何是幽州?”


“下官也不明白,说是中书省已经有了打算。”


几天后的曲江池边,李世民还是不愿意在这个时候把曲江池赎回去,这里成为了一家人平时散心的地方。


今天下着雨,李玥和小武坐在水榭中煮茶作题。


媳妇小腹已经有了孕相,只不过穿衣在外看不出来。


在曲江池的入口等了许久,终于见到了张大象和张大安,张阳撑着伞道:“进来说话。”


两兄弟一起走入,细雨落在水面上的景色很好看。


沿着岸边都是一幢幢楼阁与亭台,走到一处楼阁的屋檐下,婶婶已经准备好了热茶。


伞是李玥做的,伞很小巧伞面上还绣着花。


张阳把雨伞递给婶婶,再给这两兄弟倒上茶水。


张大安看着四周,“这里便是曲江池,这么一看确实是一个散心的好地方,不过听说陛下有令禁止他人踏足曲江池,就连宗室中人都不行,兄长是如何能进入这里的?”


张阳笑道:“这你不用多问。”


张大安稍稍点头。


“此番赴任幽州什么时候动身?”张大象板着脸。


“已经和爹娘谈过了,弟弟明日便赴任了。”


“此去幽州苦寒之地,你又要吃多少苦?”话刚说完,张大象抬眼问道:“不知张尚书可否听闻朝中为何如此安排?”


“如果大象兄希望大安留下来,可以安排在礼部,那便不用远赴幽州了。”


张大象点头,他更希望事情如张阳这般打算的安排。


“两位兄长。”张大安起身一礼,“此去幽州,其实是因为我写过的一篇策论,当初考场考校,便写下了治理幽州的文章策论,这才会有朝中安排,让我远赴幽州,担任长史。”


张大象再是言语道:“幽州一地距离长安城遥远,又地处辽东一带,苦寒暂且不说,就那里的种种乱象,你年纪轻轻谈何治理?”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