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五百九十章 孩子们的风气变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九十章 孩子们的风气变了(1 / 2)

“这……”


看对方神色犯难,李泰纠结道:“本王喜欢茶叶蛋的。”


“这就去回禀皇后,派人去查问。”


等人离开,李泰坐在自己的院子里,压力锅中已经有了蒸汽,随着蒸汽从顶部的气口喷出,上方的小轮子开始转动起来,转动的速度倒是挺快。


正观察着蒸汽的作用力,李治带着一篮子桃子而来,“这都是姐夫让送来的,说是骊山上有许多,吃不完。”


李泰拿起篮子中的一只桃子,咬下一口汁水迸溅,目光看着压力锅气口上方不断旋转的轮子。


见皇兄这般安静,李治拿了一把小板凳坐了下来,观察着压力锅上的气口。


“看得懂?”李泰好奇道。


这才十岁的李治,平时老老实实听话懂事的模样,他时常有一些奇思妙想。


与其他人不同,李治从始孩开始姐夫就时常给他出题,这也导致他想事情的方式,与其他同龄人有很大的不同。


看他伸手要去触碰蒸汽,李泰连忙拦住,“你知道这有多烫吗?”


李治收回手思量片刻,道:“皇兄是想用这种蒸汽的推力来推动轮子?”


“是这么想的。”


稚奴也是姐夫的弟子,对他没什么好隐瞒的,一些外人听不懂的话,他倒是能够说上一两句。


至于要娶谁这种事情,对李泰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事,全凭父皇和母后来决定便好。


李治皱眉思量,“皇兄不觉得奇怪吗?”


“怎么奇怪了?”


李治端详着压力锅,“这种蒸汽的推力始终是有限的,就算是皇兄造出了十倍之大的压力锅,得到的蒸汽推力也是一样的,姐夫说过气压与重量一样,都是世间的常量是不变的。”


听稚奴这么一说,李泰思绪顿时打开了,就算不计成本来增大压力锅的体积,得到的蒸汽推力都是不变的,其内部的蒸汽受力是有极限的,与体积是无关的。


倒是讶异地看着稚奴,李泰讶异道:“你是如何想到的?”


李治挠着后脑勺憨厚笑道:“都是姐夫教的,水压和气压的关系是一样的,水压有多大与它的面积无关,而是与深度有关,气压的大小与体积无关。”


一边说着,李治又道:“以前看着阎大匠造出来的水阀就能得到些许感悟,或许这就是姐夫说的学以致用吧。”


跟着张阳平时也会了解这些学识,但没稚奴这般通透。


弟弟妹妹从小就跟着姐夫与皇姐学本领,李泰意识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弟弟妹妹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已经改变了,而且这种改变会影响他们很久。


李泰痛苦地扶着额头,“姐夫教出来的孩子,到底是有多么可怕。”


“嗯?皇兄这是怎么了?”


听到他的话,李泰又收回心神,“没什么,只是有所感慨。”


“嗯,皇兄不必有太多的感慨,其实弟弟已有破解之法。”


李泰提起了精神,看着他在地上画图。


“皇兄且看水压有时与气压同理,其中表现就与大军前往吐蕃会产生身体不适的原因,因为我们适应了中原的气压与环境,这就像是在深水的鱼很少去浅水滩的原因。”


李治一边讲述着,一边在地上画着图,“就像是水压,加大它的纵深就可以增加它的压力。”


院子里很安静,三两个侍卫站在院外,守着魏王殿下与晋王殿下。


偶尔还有一些村民路过,他们不会过多停留,李泰主持骊山建设事宜这么久,这里的村民对李泰很尊敬。


“在压力锅外装一根管子,这根细管子就等于加大了纵深,如此一来就人为加大了气压差,若是我们需要更大的激流,就需要将河道变窄。”


作为皇兄还要受自己弟弟指点,这种事情多少有些丢人,可稚奴的讲述确实很有道理,李泰感觉自己就快摸到蒸汽的诀窍所在,一扇全新的大门正在打开。


此刻这扇门已经可以看到缝隙了,缝隙后一定可以见到更广阔的天地,李泰一手握着拳,心中激动。


“蒸汽在炉子里不断积累,将它们赶入一个细管中,这样一来你就像是水流从宽敞的河道进入了一个狭小的沟渠,内部的压力就会更大,如此一来出了管道之时产生的力量也就更大了。”


“之后呢?”李泰继续追问。


李治眉头紧锁,不停挠着后脑勺,“弟弟也不明白之后要如何办。”


不过李泰的收获还是很大,他目光瞧着地上画着的图,一个计划缓缓在心中诞生,从一次次的实践上可以得知这个方法是可行的,姐夫所言的道理也是能用的。


“回去再问问姐夫,弟弟就先回去了。”


李泰依旧看着地上的图,又道:“姐夫现在还会给你出题吗?”


李治摇头,“姐夫去年给的磁石题目还没做出来呢,怎么会再给我出题,阎大匠说磁石的铸造很困难,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说完话,李治便离开了。


李泰将地上的图画下来,稚奴只是说了一个思路和方法,还要完善这个想法,多做几次尝试才行。


骊山上,夏日的骊山酷热,为了度过酷暑,张阳在华清池边做了一个水车,新家的屋檐本就是加长的,水车带水到了屋顶流下,如此一来,屋中的温度便能下降很多,水流会隔绝不少热气。


小熊带着另外五头小奶熊也呆在了屋檐下,不肯去别处。


孩子们正在睡午觉,张阳坐在桌桉边,听着水车转动的吱呀声,终于批阅完了最后一份奏章。


朝中是积攒了半年的银钱调用奏章,夫妻俩人只用两个月时间就批复好了。


其中有赊欠的补用,还有钱饷官员俸禄的发放,以及各部的平日里要给的赏赐。


张阳看着朝中现在的总共赊欠六万五千贯,盈余五千三百贯,再加上这一次骊山借出两万贯,还倒欠七万贯。


朝中的日子紧巴巴,倒是可以勉强度过。


整理好眼前的奏章,李玥交给婶婶,“麻烦婶婶将这些奏章送到陛下的小行宫。”


王婶将包袱提在手里,“县侯如此才能将来也一定有荣华富贵的一天。”


“那自然,我在大唐做了这么多好事。”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