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初唐峥嵘> 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延州(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延州(上)(1 / 2)

真实的尉迟恭与演义小说甚至史书中的描写都不同,这一点李善早就通过种种方式发现了,其实很多历史人物与史书、演义中都有很大的区别,李善关注尉迟恭,主要是这位可是门神之一啊。


尉迟恭勇猛善战堪称万人敌,后人对其的印象主要是因其单骑救主的传奇,以及玄武门之变中救太宗杀齐王。


李世民将尉迟恭视为心腹,但实际上其早年为刘武周麾下大将,晓兵法,通军略,善骑战,不类赵子龙,倒是有点像张翼德。


赵子龙虽然有名,但刘备主要是将其作为亲卫统领来用的,赵子龙在军中的地位远远不能与张翼德相提并论。


尉迟恭也有这么点一丝,他心思细腻,想的可要比一般的将领多得多。


在仁智宫之变后,夺嫡局势已然明朗化,对如今尉迟恭来说,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驱逐突厥,稳定防线。


未必需要大败突厥,只需要将突厥赶走,秦王就能取代太子入主东宫了,以秦王的心性,他日对突厥定有大战,甚至还能扬威草原,远逐漠北。


到那时候,赵郡王李孝恭、魏嗣王李怀仁、酂国公窦轨都不可能再上阵了,除了代国公李药师之外,殿下重用的将领必定是天策府大将,尉迟恭还愁没有领兵建功立业的机会吗?


呃,其实在原时空中,李世民登基称帝后,身边最重要也是在历史上留下印记最深的几员大将,如尉迟恭,秦琼,程咬金,在贞观年间基本上都没有领军出征的机会,始终是执掌宫禁,护卫皇城。


反而是当年天策府内排在尉迟恭之后的侯君集、段志玄、李世绩、薛万钧,以及秦王一脉的李道宗、柴绍、张公瑾,还有李药师、薛万彻这些将领大放异彩,为李世民塑造了“天可汗”的威名。


不过此时的尉迟恭并不知道这些,或许这一世也已经不同了,毕竟原时空的李世民是杀兄杀弟,逼父退位的,所以才会自始而终以尉迟恭、程咬金这些心腹护卫皇城。


尉迟恭心里很清楚,坚守原州不难,但想坚守灵州、会州那就难了,因为这两州的地势对突厥骑兵来说非常有利,一旦灵州军大败,突厥有可能从盐州南下,虽然要绕道,而且要翻越子午岭,但还是能攻入会庆州,威胁原州侧翼,甚至能再度南下侵入泾州。


在灵州军大败的情况下,泾州、原州兵力不足,很难抗衡突厥,而庆州都督蔺謩……这位当年随陛下晋阳起兵,早年被视为太子门下,因为曾经出任太子左卫率,不过后来东宫都不太看重。


原因很简单,蔺謩主要是仗着资历老才捞到一个庆州都督,本人在军政两道都没什么建树,而且还是个耳聋的。


当然了,突厥也可能在大败灵州军之后从会州侵入凉州,劫掠陇右道,但不管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如此一来,长安的局势就不好说了,突厥的威胁有可能引发夺嫡局势的变化……此次北上延州道之前,秦王曾经私下提及,事未可定矣。


所以,在确定突厥只是派遣几千偏师骚扰夏州,主力攻打灵州之后,尉迟恭有意出兵,威胁突厥侧翼,减轻灵州军的压力,即使不能败敌,也要拖延时间,现在是九月中旬,突厥最迟在十月末到十一月初就要返回草原过冬。


当然了,尉迟恭有这样的判断,很大程度上在于对张仲坚能力的怀疑,毕竟张仲坚之前并没有独当一面的履历,之前的灵州大捷也是赵国公苏定方的手笔。


很多人都认为,资历这么浅,战功也算不上彪炳的张仲坚能出任灵州道行军副总管,实际的灵州军主帅,很大程度在于其身后魏嗣王李怀仁的背景。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