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晚唐浮生> 第353章 汇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3章 汇集(1 / 2)

山风拂过溪涧,吹皱了一汪池水。


野利经臣回了一趟山里。


在山下当了几年官,愈发不习惯山上的生活了。


山下有宽敞明亮的大宅子,有好吃的饭食,有热闹的坊市,有来自各地的奇珍货品,还有各色各样的人可以交流……


从山下回到山上,就像从新居里回到破败的老屋,到处都弥漫着一种腐朽陈旧的气息。


怪不得下了山的健儿很少有回山上的!


看着汇聚过来的野利氏分支部落头人,野利经臣懒得和他们废话了,只想赶紧办完事,然后回山下品着香茗,看着天边的晚霞,优哉游哉地过着富贵闲人的日子。


年纪大了,就这点追求。


“不用我多说了吧?大帅有令,横山党项出丁一万。着落在野利氏这边,便是五千人了。各部分一分吧,凑足人头。”野利经臣掸了掸座椅上不存在的灰尘,然后坐下道。


横山党项,其实还是有点章法的,不是那种愚昧透顶的部落。而且在归顺灵武郡王后,文明程度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理蕃院的正副主事是野利经臣和没藏庆香,但中下层僚佐全是唐人。这些官员时不时上山,帮着各部头人统计粮食收成、牛羊数量,顺便记录个大概的丁口数量。


大帅有令:“横山、平夏、河西三党项,凡有男孩,长至十岁均需登记。”


根据光启末最新一次整理,横山党项三大族群,即以野利氏为首的东段族群、以没藏氏为首的浑州川族群、没有大部落的东山党项族群,共有十岁以上男丁十一万余口,其中成丁九万口。


这九万成丁,就是邵大帅的兵源之一。


山上的人口,很多年没增长了!明明没有外敌,内部仇杀也渐渐销声匿迹,人丁为什么没有增加?


野利经臣是懂其中道道的,但他不想说。头人们也是懂的,迫于现实,也不想说。


“兀卒既有令,自然遵从。”


“这次打哪个?可有财货拿?”


“是啊,每次都抢的牛羊皮子,不想要这个了。”


“抢些金银器吧,上次在山下看了不少,比人头酒器好看多了。”


将吵吵嚷嚷的头人们都轰走后,野利经臣又去了趟茶山。


这是野利氏最大的财源,和部民一样,是野利氏立足朔方的根本。


儿女姻亲,对邵树德这样的枭雄来说,不足为恃。


野利经臣看得很清楚,女人只是邵树德享乐的工具,或者是巩固权势的工具。要想成为独孤氏、长孙氏那样的豪族,野利氏必须要体现出更大的价值。


茶山铁矿和数万部民,缺一不可。


丘陵下响起了一阵阵的马蹄声,那是前往各附庸部落传令的亲信。


……


山塬上,一骑驻马。


刺耳的铜锣声响起,惊动了正在整治皮子的山民。


“兀卒点兵,你部出五十人,速速带上荞饼,随我下山。”


“可要带器械?”


“不带器械你怎么打仗?别废话了,弥药王的子孙,即便再武勇,也需要长矛和弓箭。”


“这次打哪里?我家里缺头牛。”


“草原上有的是牛。抢一头犍牛回来,拿去跟人换小牛,靠你自己本事!”


“走,早等不及了。”


……


涧泉边,大群髡发汉子拎着锄头、钉耙冲进了家中。


“快,把弓梢拿来,还有弦。”


“这条弦不能用了,换一条。再拿一条吧,省得坏了没处换。”


“孩儿速去把刀磨一磨,阿爷出征回来,便能换个铁锄头了。”


“下个月就要下种了,兀卒就不能等一等吗?忙完了地里的活再出征也好啊。”


“种个屁!一亩地收个几十斤荞麦,够吃吗?”


“家里的日子,靠种地是不成的,就得跟着兀卒出征才行。要没上次带回来四头羊,幺女都没足够的奶水吃。”


……


林间草地,牧羊人将最后几只羊赶进了圈里。


猎狗围着他转着,尾巴欢快地摇个不停。


他轻轻地靠在栅栏上,看着西天的晚霞。良久之后,钻进了木屋之中。


皮甲、猎弓、箭矢、匕首、长枪、水囊、荞饼、肉脯,一一收拾妥当,挂在马鞍两侧。


牧人翻身上马,最后看了一眼家人,消失在了林间小路上。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