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晚唐浮生> 第九十三章 封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三章 封赏(1 / 2)

祭天完成之后,邵树德率文武百官,经长夏门入城。


一路之上,多有百姓围观,山呼万岁。


洛阳百姓,绝大部分是移民。要么是军士亲人,要么是百官家眷,还有邵树德迁移过来分地的关西百姓。要问他们支不支持邵圣,那不废话么?


过长夏门之后,穿行诸坊,再入端门,然后至太庙祭告。


宗庙社稷既建,便行追封。


大唐开国之后,李渊追封了两代,即到他祖父李虎为止。


追皇祖为宣元皇帝,庙号肃祖,夫人钱氏为宣懿皇后。


追皇考为文景皇帝,庙号烈祖,夫人刘氏为文惠皇后。


祭祀完毕之后,又回含元殿,接受群臣朝拜。随后邵树德宣布今日大酮,赏赐有差。


文武百官在殿外赐宴,菜很丰盛,但大伙都心不在焉,纷纷打探新朝勋贵消息。


邵树德在宴会上敬完酒后,回到了含元殿内休息,今天实在是太累了,但非常兴奋,精神亢奋得不得了。


接下来还有一堆事情要做。


七月初二,门下侍郎赵光逢奏:“王者创业兴邦,立名传世,必难知而示训,从易避以便人……”


嗯,这是让邵树德改名,方便避讳。


“不改了,吾名无需避讳。”邵树德说道。


树德这两个字实在太常见了,避什么避?即便和唐太宗一样,“官号、人名、公私文籍,有“世民“两字不连续者,并不须讳“,其实也很无谓。


这种东西,越到后面的朝代越无所谓。


《尚书》中有“树德务滋,除恶务本”,你是不是要把经典也改了?


“陛下……”赵光逢有些为难。


“说了不用避。”邵树德又强调了一遍,道:“亦不许缺笔少画写。科考之时,若有人这么做,直接黜落。‘树德,二字,可以堂堂正正写出来。吾父吾祖名字,稍稍避一下,“清和“、“正元“二字,只要不是连续,都可以写。我死之后,“清和“、“正元“也无需避讳。承我大统之子孙,同样无需避讳。”


后世很多皇帝其实都不太关心自己名字是不是要避讳了。


即便需要避讳,但人家不小心写了,也当没看见,很无所谓的态度。


邵树德也觉得没必要,尽给人添麻烦,反正他不信巫蛊之类的东西。


“遵旨。”赵光逢应道。


“此事————”邵树德沉吟了一下,道:“还需发份诏令,宣示天下。”


他不信巫术,不需要避讳,但保不齐下面人层层加码,因此需要明确昭告天下。


另外,皇后的名字也无需避讳,一并宣示。


“臣遵旨。”赵光逢应道。


邵树德看了他一眼,笑了。


其实从传统上来说,政事堂的宰相是无需这么“听话”的。很多时候,他们甚至可以直接将圣人的旨意顶回去,因为这是“乱命”。


天下事务,宰相自己办就行了,无需圣人操心。


圣人有什么想法,想推行什么事情,可以在早朝后召宰相问对,大家商量商量。


但那是对太平盛世的君臣而言,在这会嘛……


邵树德说只往政事堂塞三个人,但事实上现在七个全是他的人,都很听话。


大夏朝如果能延续下去的话,这应该也是圣人与宰相的博弈之中,优势最大的时候了。往后定然一代不如一代,圣人不得不想些小手段,或者干脆与宰相做交易。


“陛下,兴元府来报,西征军围攻蓬州,数败贼兵,近日已迫降之。皇子如此神勇,或该封爵了。”赵光逢说道。


邵树德从御桌后起身,走到一幅地图前,仔细看了看。


他其实比朝臣们更早收到消息。


蓬州之前一直紧闭门户,既不降


夏,也不投李茂贞,可谓取死之道。嫡长子邵承节故意在兴元府打猎游玩,接见官员,看起来一副培植自己党羽的模样,随后深夜偷偷出兵,长途奔袭,一战定之。


这个套路跟谁学的?一点不像他爹嘛。莫非是他外公?以前折宗本在商州貌似玩过这招,大冬天的要吃鱼,让商州官员找人下河捕捉,有官员硬顶,他直接拿鞭子抽。均州冯行袭听闻后,耻笑不已,最后被老头偷袭,挂了……


“巴州、蓬州,后面就是攻阆、果二州了。”邵树德看着地图,自言自语。


其实还有被龙剑镇隔为飞地文、扶二州,他们从诸葛爽、诸葛仲方父子时代开始,就不是特别恭顺,独立性较强。但本身实力弱,高仁厚已遣兵西去,施加压力,令其投降。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