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晚唐浮生> 第六十九章 第二次科举改革簺鍎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九章 第二次科举改革簺鍎綇(1 / 2)

高氏入宫之时,邵树德正在与宰相们商讨新的科举方案,即本朝以来第二次科举改革。


建极四年的时候,大夏科举第一次改革,主要有三项。


第一项是卷面誊抄,主要是防止考官通过笔迹以及卷面上的特殊记号认出考生。


第二项是湖名,也就是把名字遮住,不让考官看到。


第三项是降低诗赋比重。简单来说,第一场杂文考试中,考生所写的诗赋中有犯韵、错字的情况,仍可算通过。


比如,当年有考生写的六韵十二句律诗中,三处犯韵,也被打为及格通过了。


所谓杂文,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场,考察考生们的写作能力,包括诗、赋、论、歌、表、笺等在内的不同体裁、格式的命题作文,每一个体裁的文章都要合格才可。


最近几十年,诗赋的重要性已经低很多了。毕竟国家多事,考官们更看重第三场策论。诗赋只要写得中正平和,不犯错误即可,文采已经不是特别看重。


甚至于,以往不太受人看重的论文,也开始走俏了,有考生就凭借一篇《演论》得到考官青睐。


毫无疑问,建极四年的这项改革,等于进一步降低了诗赋的重要性,三处犯韵都能被通过,明显利好文风不盛的老少边穷考生。


“建极十年科考定于三月末。”邵树德喝着刚送给大諲撰的紫笋茶,道:“杂文一项,诗赋不再必考,体裁不限。”


“是。”陈诚、赵光逢、萧蘧、裴贽、卢嗣业、裴禹昌等人纷纷应下。


杂文这场考试,一开始其实并不是必考诗赋,到唐玄宗时才成为定制。安史之乱后,诗赋有时候是必考,有时候非必考,邵树德这次钦定诗赋不再是必考项目。


当然,学还是要学的,万一考到了呢?当别人写的诗赋不忍猝睹的时候,你写得很不错,那就是加分项。


“第二场帖经考试,现在是几道?”邵树德问道。


“五道。”礼部尚书裴禹昌答道。


自唐以来,帖经考试五道、十道甚至二十道都有过,今只有五道。


帖经相当于填空。即把经书翻到某一页,左右两边掩没,只留下中间一列,再把这一列中任意三个字盖住,让考生写出被盖住的三个字,三字为一帖。


这一项考察的是背诵能力和记忆力。


最开始就是只考五道,要求是“五经通三”,即至少对三道才算过。


邵树德了解过,近年来被这一项刷掉的考生不少。


“近年以来,此道稍坠。”他说道:“上至元辅,下及庶僚,虽负艺者极多,能贴经者甚少。恐此一节,或滞群才。”


邵树德这话的意思是,让你们这些宰相来考帖经,都不一定能得60分。


有些考生或受战乱影响,或因生计艰难,读书背诵的时间大大减少,这一项不宜过难,因为容易刷掉一些有真材实料、精于实务的实干派。


“五经通二、通三皆可。”邵树德直接乾坤独断,降低了难度。


以前是60分,现在40分也行,这给一些偏科考生带来了福音——有人默写填空真不行,但策论写得极为精彩,对国家大事有独到的见解,如此改革后,他们的机会更多了。


“陛下,礼部曾提出增加对义考试,不知此事……”不光邵树德提意见,宰相们也在想办法改革,这会陈诚便提出了建议。


“对义”考试就是阐述对某段经义原文的理解。


这项考试也是近年来才慢慢提出的,历史上五代曾一度加入考试,放在帖经之后,即考完杂文、帖经之后考对义,三场都考完,再考策论——考试的顺序,其实也有过变化,有时候第一场考帖经,但晚唐五代的顺序是杂文、帖经、策论。


听完陈诚的话,邵树德仔细想了想。


“可以加进去试试。”只听他说道:“考五道,通三即可。”


具体通几道,其实也是有说法的。毕竟录取名额有限,通三道是及格,五道全对也是及格,但在选拔之时,还是有区别的。五题对三题,只表明你不会被当场黜落,究竟能不能考上,也不一定。


“策论不用改了,但考试题目需要更加切合实际,比如黄河治理、草原贸易等等,这两年的题目就很好。”邵树德说道:“如此,杂文、帖经、对义、策论,一共四场考试,题也不多,两三天便可考完。”


“是。”群臣齐声应道。


“最后,朕决定,将一年一考,改为三年一考,录取员额不变。”邵树德又道。


此话一出,大伙稍稍有些震惊,但其实也在他们意料之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夏已经渐渐不需要那么多官员了。


在最开始的时候,邵树德为了拉拢文人,又是让依附自己的萧遘等人收卷子,接受考生投靠,又是提高录取员额数目,狠狠刷了一波文人的好感。


一般而言,这都是自己人。


大夏开国之后举行的科举考试,录取的进士更是自己人。


但现在出现了一个问题,即朝廷控制的地盘越来越大,剩余尚未控制的州县越来越少,对官员的需求已经没那么大了,那么适当降低录取人数,也就成了必然。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