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大明世祖> 第七十七章 教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七章 教子(2 / 2)

好一会儿,他则主动的问道:「父皇,书本上言语,君主最应该做的,就应该是亲贤臣,远小人,但孩儿年岁太小,实在分不清什么是贤臣,什么是小人。」


「哦?这确实是个好问题。」


朱谊汐笑了,他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不一会儿,在跟前焦急的刘阿福,连忙递上来的凳子,皇帝轻轻一坐,显然是格外的放心。


随后,刘阿福则问道:「爷,累着吧,要不就停下吧。」


「不用,待会儿继续。」


朱谊汐摆摆手,让两个儿子都坐下,然后他的右手指向田边,那里有一群文武百官,焦急地等待着。


显然,皇帝在田地里干活,他们其实却更加的劳累。


「你瞧那些人,成百上千,我又不是神仙,不会读心术,哪里知道什么是贤臣,小人?」


「就像出师表言语的,不过是事后诸葛亮罢了,仅仅凭一时的举措,谁能断


言其贤?」


见到两个儿子听得认真,朱谊汐继续道:


「就像是崇祯朝的袁崇焕,至今民间还有为其叫屈的,他是贤臣?那为什么会私自与建奴议和,为何私杀毛文龙?」


「这是人臣之相吗?」


太子和秦王都沉默了。


显然,哪怕有宁远大捷,但袁崇焕的这些举措,毫不犹豫的说,就是乱臣。


「我再举个例子。」


朱谊汐轻笑道:「南宋权臣韩侂胃,拥立宋宁宗,他追封岳飞为鄂王,追削秦桧官爵,甚至致力于北伐,但却因开禧北伐失败,被杀头,成为了宋金议和的必要条件。」


「一如当年的岳飞。」


「正所谓我之良臣,彼之贼寇,韩侂胃是贤,是女干,孰能知晓?」


韩侂胃在南宋很有名,在后世人看来,他打压朱熹,禁绝理学,又一直坚持北伐,属于妥妥的求战派。


至于那些***,大揽权力,就属于常规操作了,只要是权臣都避免不了。


但是在史书中,他却一直被钉上了女干臣的帽子,摆脱不得,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遗憾。


「你们要记住,对于大臣们来说,你们不要纠结于其贤,亦或者不贤,而是看他是否有能力做事。」


「就像是黄河和长江,黄河浑浊,但依旧灌既数省,养活数千万百姓;长江清澈,但其每到汛期,就会汹涌澎湃,水淹两岸,湖广、江南深受其害。」


「黄河长江,看你怎么用了;女干臣贤臣,同样有各自的用法。」


说到这里,皇帝莫名想起了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的话,的确是至理名言。


就想是乾隆朝的和珅,母庸置疑,他是个大贪官,但同时也正是因为他的百般筹措,才让乾隆朝的财政没有崩溃。


十全武功,哪一样不同耗费千万,竟然撑了下来,而没有像明末那样,增加三饷,直接激起民怨。


比起万历、天启、崇祯三帝那毫无新意的加税行为,和珅简直就是财政大师。


他们缺的,就是一个和珅。


毫不客气的说,如果当时有一个和珅,财政绝难破产。


卖官鬻爵,议罪银算什么,虽然看起来不体面,但对比一下同时期的法国,英国,这绝对是不过分。


因为法国官员,在当时都流行着花高价升官,然后把自己本身的官位,卖给有需求的人。


像清朝那样,还有什么功名限制,简直是太有良心了。


当然,不要无脑的拍魏忠贤马屁,阉党主政时期,是满清扩张最快的,整个辽东彻底的沦陷。


阉党甚至不如清流。


见两个儿子还是迷湖,朱谊汐只能道:「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是否利于国家。」


「女干臣最关切的,就是君主,所以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以君王为中心;而贤臣,所作所为,则以朝廷,国家为利。」


「例如,英宗朝,于谦在英宗失陷后,拥立代宗为帝,这对于大明来说,自然是贤臣,但对英宗而言,则是女干臣了。」


这时,两位皇子才恍然大悟。


朱谊汐则笑了笑,指望十五六岁的孩子明白这些,无异于痴人说梦。


但这些东西,总归是要去说的。


说完了这些,皇帝又忙活了起来。


「多久了?」


「两刻钟了!」刘阿福忙道:「爷,您身体要紧,还是歇着吧!」


「够了。」皇帝一算,好家伙,地里忙活了半个小时,他上辈子都没有那么劳累过。


锤了锤腰,皇帝这才被搀扶着回到田边,接受群臣的吹捧。


亲自劳作,这就是圣君啊!


表演完毕后,一行人就起驾回宫了。


毕竟意识传达给天下就够了,劳心者治人,位置不同,自然努力的方向就不同。


秦王则在京城盘桓了大半个月,在月底前,离开了京城。


临行前,皇帝派人送来了十万块银圆,作为其就藩的礼物。


后宫嫔妃们也不例外,一个个送上了礼物,皇后更是赏赐了千块银圆。


太子也掺和进来,直接拿出了一万块:「大哥,这是我这些年的积蓄,虽然不多,但却是我的心意。」


朱存槺犹豫片刻,终究还是收下来。


看着太子严肃认真的模样,他心头一热,直接将其狠狠地抱住:


「今后数载,我怕是回不来了,父皇,母后,母妃,以及皇弟皇妹们,就靠你照顾了。」


说完,其毅然决然而去。


太子朱存渠望之,双目出神。


作为绍武朝第一个出国就藩的亲王,秦王备受关注也是应当的。


他的成功,将会为未来的传统奠定基础,所以不容有失。


齐王则眺望着,目睹其兄弟情深,倒是沉默不言,良久,他才回过头问道:


「吕宋传来消息了吗?」


这时,刚入府没几天的驼子顾源,则昂首道:「还没有。」


「不过据臣下所知,吕宋只是派遣的数百人出征,所求的不过是建立一座港口,顶多在奴役两三千土着罢了。」


「齐国,依旧遥不可及。」


齐王闻言,叹道:「虽然秦王辛苦了些,但安南却不一般,有民数百万,又临近两广,着实是最佳选择。」


「我的齐国?不提也罢。」


顾源闻言,忙拱手道:「殿下,齐国也很不错,但如果都交给吕宋去做,怕是猴年马月才会让齐国繁荣。」


「你的意思?」


齐王扭头,意外道:「我明年成婚,就去齐国?」


「母庸如此,待世子诞下时,殿下再去不迟,在此之前,臣愿意南下,为殿下经营齐国。」


「好——」齐王开怀一笑:「有君如此,何愁齐国不兴?」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