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大明世祖> 第四十九章 绍武字典鯅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九章 绍武字典鯅渁(2 / 2)

就见秦国,发俸禄不也是粮食?


“纸钱?”秦王试探了一句。


三位宰相义正言辞地拒绝。


这玩意儿不止普通百姓没有好感,就连他们这些当官的也害怕,生怕到时候发俸禄下来擦屁股。


“我国哪种矿产丰富?”


秦王无奈道。


“煤、铁、铅。”


刘观无奈道。


这三样东西,可谓是极贱了。


在大明广东,一斤生铁只要十五钱,铅则更便宜,一斤两三文罢了。


“那就铸铁钱。”


秦王思量再三,决定还是使用铁来铸钱,用铅的话,容易碎成八瓣,一两年就不能用了。


铁的话虽然生锈,但好歹也能用不是?


“宋时倒是铸过铁钱,由于其笨重,故而一铜兑十铁。”


刘观博览群书,顺嘴说道:“如今我秦国虽然缺铜,只能用铁钱了。”


“一斤铁能造多少铁钱?”


秦王忽然问道。


“宋时一贯(宋时一贯七百七)铁钱约重七斤,故而一斤铁能铸百十个铁钱。”


“一斤铁十五文,就值一百一十铁钱。”


“堪为八铁值一铜。”


秦王一琢磨,好家伙,真是够便宜的。


秦国的铁产量大,故而更便宜,十铁一铜。


“不行。”


秦王抬头,沉声道:“朝廷铸铁钱,样式要精美,定制五铁一铜。”


“殿下,怕是民间瞅着有机可乘,大量彷制恶钱……”


阮成连忙道,脸上满是忧虑。


“管不了那么多了。”秦王随意道:“如今民间乏钱,不用铁钱又能如何?”


“秦国湿热,粮食保存不了多久的,铁钱在所难免了。”


“罢了。”


秦王忽然摇了摇头,无奈道:“本王去求父皇,舍下些许的工匠,弄个冲压水锻一类的精细活,到时候彷制的就少了。”


这时,他心中倒是有些烦躁。


独享一国虽然威风,但狗屁倒灶的事一大堆,真是烦啊!


几人商议了一上午,最后还是觉得,为了避免民间私造,一铜八铁为准进行兑换。


这样一来,铁矿为朝廷所开采,加上高炉炼铁、控制煤炭,以及精美的锻造,绝对能压缩民间获利空间。


有技术的没铁矿,有铁矿的没煤矿,全部能齐备,除非是内部造反。


午时,宦官伺候着用膳,忽然就来人禀告,说是上国天使驾到。


“父皇有何事?”


秦王一思量,着实不清楚,只好带着文武百官,在宫殿外迎接。


这还是秦藩为亲藩之故,如果像朝鲜那样,君臣得出城三十里跪迎。


天使是个文臣,携带着一圈人,二三十个,模样和善:


“殿下,陛下让我将王妃、世子送过来了……”


闻听这话,秦王一怔,旋即露出喜色。


他在秦国纳了几个妃嫔,倒是差点忘了在京城的儿子和正妻。


其身后的文武大臣们也同样欢欣鼓舞。


皇帝将王妃和世子送过来,其中的信赖不言而喻。


果然,一女子抱着快两岁的男孩,从马车上缓缓而出,温柔的露出笑容。


“臣等叩见王妃娘娘、世子邸下——”


一众文武赶忙跪下。


“平身!”王妃端庄地抬起手,很有母仪天下的味道。


王妃世子不提,秦王就从来不担心这个,哪有爷爷害孙子的?


天使直言原因:“朝廷将在河内,设钦使馆,上承北京之言,下探秦国之事……”


“钦使?”秦王脸色难看,他可不希望有一个太上皇。


“具体干嘛?”


见其语气变冷,天使忙道:“亲藩钦使,属国大使,平日里只是在使馆,并不干涉秦国政事。”


“就是传达北京圣旨罢了。”


“殿下也要去北京设使馆,派遣使臣长驻。”


秦王这才松了口气。


……


要说设使馆,最为热情的当属朝鲜。


离得近,跨海一两天的功夫。


昼闻使馆事,夜至北京城。


只是让礼部哭笑不得的事,朝鲜对于己国大使而不满,要求设钦使:


“我国虽份属郡王,但却享亲王待遇,何不得钦使?”


礼部无奈道:“钦使皆去向亲藩,陛下亲子就国,故而特殊了些……”


由此,朝鲜才肯罢休。


待其使团入北京时,正好是九月中旬,万物渐渐萧瑟,留下入冬前的最后的一抹绿色。


这时候,从玉泉山避暑的皇帝和朝廷,也回到了离开数月的北京城。


由此,京城才算是重新热闹起来。


而对于使馆区,则划拉到了大兴县朝阳门附近,划出来了一片区。


礼部直言:“内城地紧人多,你们就别乱跑了,免得找不着人,使馆相邻着吧,占地一亩见方即可。”


藩国们只能在划定区域,租赁或者买个二进院,不能乱跑。


这般安排,才算是让礼部歇了口气。


皇帝刚从玉泉山回来,也不得安生。


原来,那拼音一成,几经编撰后,就名之《绍武注音法》,刊行天下。


一时间,舆论沸腾。


卫道士怒火中烧,言语夷语篡华语,不该刊发。


有的则大喜,按照其法门进行启蒙,进度飞快。


褒贬不一。


见此,朱谊汐倒是被这群人骂恼了,他直接道:“老子岂止要拼音,还得普天以闻。”


在国子监找来一群博士,让他们编撰启蒙书。


即,三字经、千字文、孝经等儒童启蒙书,都要注拼音,再推行天下。


同时,皇帝还让他们编撰《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文观止》。


诗、词、散文,都跑不了。


这些都要注音。


说白了,这群启蒙书本,让儒童从小就熟悉拼音。


到就这里,皇帝尤不肯罢休,他再次召集朝野儒生,编撰一副字典《绍武字典》。


按照拼音字母为序,偏旁部首、笔画检字等,对汉字进行排序。


绍武字典的作用,对于读书人,尤其是穷苦读书人来说,十分重要。


由于没有名师指导,所以字典就能够帮其规范避讳、检索错字、规范读音。


绍武字典比康熙字典,多了规范避讳之事,在科举上不知道能拯救多少人。


同时,由于拼音的存在,字典也能够迅速地普及官话,做到众口为一。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