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女生频道>特工重生之农家生活小意思> 第317章 锦囊秘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7章 锦囊秘录(2 / 2)

明《稻品》所录35个品种中,糯稻有l4个,占40%,反映太湖地区的糯稻资源仍非常丰富。到1963年时,以浙江省为例,保留全省农家水稻品种3520份,内糯稻700份,占l9。8%,这700份品种大都在太湖地区。


但生产上实际种植的糯稻品种已经疾减,如l961年《浙江农作物优良品种志》推荐的149个水稻良种中,糯稻只有12个,仅占8%。


糯稻种植不断减少的原因很多,同糯稻在历史上的一些特殊用途被取代也有很大关系。


历史上的糯稻除了供食用、酿酒的大量消费外,还有很大一部分用于建筑,如杭嘉湖一带的坟墓墓葬,通常盛行用熟糯米和石灰及一种栎树叶片捣烂,涂包于棺木外面四周,顶部尤其特别厚,其坚硬不亚水泥,不透水,不开裂。其他地方的墓葬也类似。


考古发现中常遇到这种牢固的墓葬,也少被盗掘的机会。不仅是筑坟,就是城墙也用糯米粥涂固外表,据《凤凰台记事》记述,明初朱元璋筑京城时,亲自督检,如有不合格,竟将筑城工人也筑入城垣中,以此酷刑,保证质量:“筑京城用石秫(即糯)粥锢其外,上(朱元璋)时出阅视,监掌者以丈尺分治。


上任意指一处击视,皆纯白色。或稍杂泥壤,即筑工者垣中,斯金汤之固也。”[21]这是把糯米当作建筑材料使用,其消耗量之大可以想见。随着筑坟、筑城的时代过去,材料的改变,糯米在这方面的消耗也减少了。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