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本月历史类搞了回馈比赛,急需支持,请诸位投月票鼎力支持下哈。
华西列夫斯基本以为斯大林会让其阐述不同的作战方案及原因,他的作战方案是基于第一次罗斯托夫战役的经验:在去年11月17日-12月2日间,正值莫斯科反击战渐入高潮,红军以侧翼迂回包抄的形式发动对南方集团军群的进攻,矛头直指罗斯托夫,不过那时担任进攻任务的只有一个南方面军和独立56集团军,而南方集团军群的主要部队被抽调去攻打莫斯科了,实力也不强。当初同样也是进攻了左翼并率先取得了战果,在面临侧翼包抄、后路被断的不利局面下,时任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官的龙德施泰德元帅放弃了罗斯托夫并率部队后撤80多公里,是故华西列夫斯基念念不忘先行攻击左翼的霍特集团。
不过斯大林既然对中路的曼施坦因集团兴趣更高,他也不想多嘴,只面无表情地看了朱可夫一眼后开始照本宣科地说下去,对这种原本应当比较尴尬的场面,朱可夫却没有任何不快表示。他当然不是一个麻木到无动于衷的人,实际上他与华西列夫斯基是有默契的,这种默契程度一开始就存在,在他担任副统帅后就更加深了。两人应当在工作中有一些冲突,在关键的决策与方向上有“分歧”——无论这种分歧是真的还是故意装出来的,起码不能在关键问题上事事保持一致。
这是两个聪明人在总结过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高度概括出来的:如果不想彻底变成最高领袖的哈巴狗和宠臣——就像伏罗希洛夫元帅那样,那就必须要坚持自己的个人立场,并充分表达一些不同于斯大林同志的鲜明观点,关键决策中如果没人表示异议或质疑就显得太奇怪,等级别到了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那样地位的高层如果经常意见一致、关系又亲密、在军中还有较高威望。对最高领袖的威胁就太大了,图哈切夫斯基元帅为什么被干掉,就因为他在军内威望太高、党羽太众。说话办事一呼百应而犯了斯大林同志的忌讳,至于德国间谍罪名云云。任何一个有脑子的人都不会相信,已位居元帅的图哈切夫斯基投敌卖国有啥好处?难不成还想当总书记?
两人也清楚地认识到战争决策是十分复杂、十分困难的事情,他们考虑的因素、分析的情况不一定全面、充分,必须有不同意见供最高领袖参考决断,防止形成一边倒的声音,最后下达战略决心也只能是最高领袖,在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时,无论斯大林选什么。最后失败了板子都不能完全打在提意见的人身上,更不能打在当初表达反对或质疑意见的人身上,那样其他高层的地位和安全就保住了——至于平时是不是只顺着斯大林同志心意说话那就看人品了,反正朱可夫也好,华西列夫斯基也好,还没有盲目到无原则服从或者附和的地步。
“从8月份开始,英美就借口北非战事紧张、东线战事陷入僵持且不太激烈而减少了对我们的支援,两个月来只给我了我们84架飞机,121辆坦克,而依据原有计划是要给我们800架飞机、1500辆坦克的。现在古德里安在北非的进攻又开始了。美国人以此为借口掐掉了对我们11月份的坦克供应,只打算给我们一批榴弹炮、吉普车和卡车,英国人的坦克自己都不够用而拼命向美国人伸手。丘吉尔只同意给我们100架飞机,而且还是已过时的飓风式。除此以外,高等级航空燃油供应也减少了。虽然吉普车和卡车也是我们急需的,但毕竟没坦克这么重要……输入中东的物资在大量增加,我们得到可靠消息,英美11月初将在北非有一次较大的登陆行动,如果成功他们将直接与英军第八集团军夹击北非德意集群,争取首先在北非战场取得突破,对我们而言就意味着下一阶段的供应将进一步减少。”
华西列夫斯基说完。其他人都是愤愤不平的声音,唯独斯大林与朱可夫保持了沉默。在斯大林的示意下,他又抽出第二份报告:“根据秘密战线同志提供的可靠报告。德国人生产速度提升得很快,这一点也为我们在德国和意大利的工人阶级和同情革命同志提交的内线报告中所证实。在法西斯全面转入总动员体系后,工厂由原来的一班制变成了三班制,德国人还同时采用本国加大军事工业,将民用工业转移到被占领国家的办法进行倾斜式发展,德国9、10两月生产率是过去同期的3倍,现在施佩尔又派大批德国工程师、技术人员去改造、整合、提升意大利工业,如果整合完毕,意大利的生产水平同样会有3-4倍的增长。在希特勒提出所谓‘欧洲联盟’设想并公开表示要有效利用各国工业资源后,比利时、荷兰、法国、瑞典等发达工业国的资本家特别是大资产阶级予以热切响应,目前瑞典的博福斯公司、比利时的fn公司,法国的几个主要航空工业公司均收到了法西斯的订单,包括中小口径高炮、步兵轻武器、次一级航空发动机与飞机等都有大量订单给这些公司生产,德国还大量输出技术和许可证生产,希望利用各工业国的生产能力为自己的战争机器服务,至于卡车、火车头、重化工、钢铁等军工密切行业更不在话下。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虽然坦克、飞机的绝对生产量我们依然领先于法西斯的,但差距已大幅度缩小,我们与法西斯jūn_duì 在装备质量上的差距却没有改善,如果意大利的工业能力也起来之后,到明年这个差距会被抹平,这是极端难以容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