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伦斯紧急做了规避动作,先是大角度俯冲,然后小半径内切,再连续十来个滚转才摆脱,等重新改平后看看敌人没跟上来才略微放了心。这才惊觉:自己的僚机呢?
呼叫了好几次,僚机都没有应答,要么是交战中设备被打坏,要么就是已经坠机了,劳伦斯认为后一种可能性更大。
他现在远离战场的地方,稍微观察一下局面后他就看出门道来:德军战斗机并不是围着本方战斗机绞杀,他们主要的目标还是那些带着炸弹和鱼雷的攻击机,在战斗机眼里他们非常笨拙,极易成为被屠杀的目标,就这么1-2分钟的观察时间里,他就看到不下10架攻击机被击落坠海。
更大的一团还在拼死往前突,周围的护航战斗机也在竭尽全力地予以保护,但就劳伦斯的看法认为,这种突破是没有希望的——大编队的do-412和fw-190每次掠袭都会收割一串性命,如同一头肥羊在拼死逃窜,德军锋利的尖刀在不断把羊毛甚至羊肉剔下来,等冲到真正目标前时,只怕已被放血殆尽了。
这还不是最可悲的,最可悲的是这批飞机都放掉了副油箱,现在完全是凭借自己的机内燃油再硬撑,而且消耗极大,即便能冲到德军军舰上空投弹,也只有全员战死而没有活路了。
劳伦斯的推断充分反映了一个有经验飞行员的价值,他的判断完全符合小泽对空军的要求:科赫中将本就是空军出身,交代给拦截空军机群的任务就是不断打乱、削弱美军攻击编队,强调在这种战斗中不要与英美战斗机过多纠缠,要去打更笨、反抗能力更差的攻击机,用250公里的战场宽度一路放血,最后能扑到舰队上空的只怕也寥寥无几。
这次拦截的另一个加成是,这批空军飞行员都是当初截击b-17\29的,富有经验,一开始摆出的架势完全是把敌人当4发重型轰炸机来打,可问题是这批攻击机不但没有重型轰炸机的高度和速度,也没有相应的反击火力,机体也不如4发重轰,打起来简直是太轻松了。
出于一个飞行员军官的良心,劳伦斯不忍看着这批飞机全军覆灭,便想办法找个隐蔽的战场角落给后方拍电报。
“长官,收到战斗机指挥官的电报。”
“念!”
“我军遭遇敌空军大群编队机群拦截,所有飞机均已提前抛弃副油箱,目前正陷入苦战,完成任务已不可能,请求撤退!”
“这是劳伦斯发来的?”坎宁安大惊失色,劳伦斯是经历过第一次不列颠之战的资深空军军官,极有经验,当初还是挖空心思从空军这里挖出来的,他这么说,想必情况错不了。
“我上当了!通知编队指挥官,全军撤退!”尼米茨想了想又补了一条,“告诉第二攻击波,抛弃副油箱、炸弹,以最快速度返航!”
“长官!”舰桥里一片惊呼。
“执行命令。”坎宁安厉声呵斥,“有什么责任,我和尼米茨长官战后会一力承担的。”
其实两人听到空军机群拦截就知道自己犯了极大的错误,这些飞机显而易见就是亚速尔方面派出的,他们虽打不到自己,但完全可以替代舰队执行防空任务。尼米茨深知亚速尔上飞机数量绝不少,真要是德国人拼着飞机损失把战斗机全拿出来防御,那本方绝对啃不动。更何况本方攻击机群连副油箱都扔光了,就算突进去又如何?全军覆灭的代价他可承受不起,在现在这个情形下,宁可损失军舰也要保住飞行员——这是英美舰载机好不容易才整顿出来的有经验的飞行员队伍,若是全死光了,等今年年底航母大量服役后就只有菜鸟可以飞了。
说句实话,如果说尼米茨和坎宁安完全想不到这种可能性,那也是冤枉了两人,大家都对南太平洋海战进行过深入研究,这招数堀悌吉已玩过一次了,多少还是有点眉目的。唯一的问题是这次交战完全是意外的遭遇战,等发现小泽舰队时已处于不得不打的地步,否则就必须调头就跑,且不说调头就跑有多挫伤士气,起码被人追杀肯定免不了,无奈之下只能选择硬碰硬。同时还有一点点侥幸心理,认为事发突然,德军不可能这么快协调好亚速尔上的空军部队而可能有机可乘。
如果这种情形发生在日本,那尼米茨和坎宁安多半就得手了——以日本陆海军那个协调体系,没有半天决策肯定下不来。放在美国或英国身上估计也要至少浪费1-2小时,唯独德国不会。因为德国海航是德国空军部队成体系转移和抽调的,说是海军航空兵,其实是空军在海军的派遣部队还差不多,全是自己兄弟。不用大佬们出面,光科赫一个人就摆平了。更何况亚速尔是全德国戒备等级最高的地方之一,天天绷紧发条满脑门都是打仗,反应速度怎么可能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