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安排不但能保证德国生活水平不要下降太多,还为德国军工爆发奠定了基础,唯一令人头疼的是,现在施佩尔又要慢慢开始将结构再调整回来,而且他认为再怎么调也调不回原来的工业布局与经济结构了。霍夫曼对此倒比较有信心,说过“轻工业就让法国人、意大利人去搞,他们的产品质量也不错,德国要在新工业上下功夫”。
何谓新工业呢?
第一是化工,在原油问题解决后,德国可以用各种各样的石油来生产人工材料,目前已生产的化纤(尼龙)质量有口皆碑;
第二是电子工业,计算机、雷达、集成电路等在下一次科技革命中算是典型的爆发点,周期至少60年以上,即便到霍夫曼穿越的时代还是经济推动引擎;
第三是航空航天,作战大飞机搞着搞着就变成民航大飞机,另外火箭成功后,宇宙飞船、卫星就开始排队等候了;
第四是核能利用,不过这还是可以做暂时不能宣扬的领域;
第五是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比如德国铁路的管理水平不但在欧洲,在世界也是出名的,霍夫曼要借着欧洲运输联营,打造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铁路网,建设高速列车;比如德国的汽车工业在欧洲也首屈一指,战后就要开始“家家户户有汽车”工程,不然德国控制了这么多油田怎么发财;又比如机床和精密制造,这个德国也是领先的,将来就是数字化、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至于其他行当还有好多,霍夫曼毕竟不是工业专家,一时半会对整个体系说不清、说不全,只能将想到的只鳞片抓告诉施佩尔,后者也不着急,先将元首的思路一点一滴记载下来再慢慢糅合,现在还是战争阶段,虽然战场形势变好可实现部分转型,但还是要以军工第一的心态来维持经济。更何况谁说军工就不赚钱?不赚钱日本交付的那1600吨黄金、近5000吨白银哪来的?外围各盟国交付的矿产、农产品、生活品又是靠什么换来的?
法国接着表示戴高乐这个叛逆我是要处理的,但看在民族团结的份上能不能不杀。霍夫曼表示没问题,这是法国内政,你们爱怎么判怎么判,只要戴高乐不捣乱就好。
看到英国拿回巴基斯坦后,法国最近又希望能收回印度支那南部,北部是当初法国“自愿”交给日本的,而南部是日本强占的。德国表示理解并会帮着想办法,不过拿回来后金兰湾得让欧洲联合舰队使用。
满足这些条件后,法国政府就爽快地在《欧洲联盟条约》(共同市场、共同货币、共同经济和社会政策)、《联合国创始成员国公约》、《欧洲煤钢、电力联营》、《欧洲运输联营》、《欧洲防务条约》上第三个签了字(第一个是德国、第二个是意大利,第四个是西俄),德、法、意、俄四大国一签,整个欧洲依次都予以了签署,即便像葡萄牙这种向来骑墙的国家也紧赶慢赶签署了,最后一个签署的大国是英国——霍夫曼抵达马达加斯加后才签了字,还要等议会表决,所以这次演习,英国代表未在受邀之列。
意大利和日本是德国打遍全球的全天候朋友,是最知根知底的钢铁轴心,特别是意大利北部和德国实行了工业一体化,jūn_duì 体系特别是陆、空军和德军已基本融合在一起,各类武器装备和德国也基本统一的,更难得的是政治体系上也高度一致。在安排座位上就看得出来,齐亚诺伯爵以首相和空军总参谋长身份出席,位置紧挨着霍夫曼。巴多格里奥元帅以陆军总参谋长的身份,由蔡茨勒大将对等招待。
日本政要虽没来,但作为军事上配合最得力的盟友,观摩团团长伊藤整一以区区海军中将军衔挤在一堆元帅、大将中,显示了其地位不同。就南非战役,日本还主动提出要不要派陆军助拳,反正山下奉文的印度派遣军闲着也是闲着,出来“打工”不但能赚钱还能搞点装备,何乐而不为?德国最高统帅部最终以运力紧张婉拒了。
日本不可能成为欧盟成员国,但拥有观察员身份。在联合国中地位不低,不但拥有常任理事国地位,其联合国投票权还高于英、法、意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