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生,你到东汤县之后,让我哥和秦东升把目光放在东边,眼下的这场战斗已经不如最后阶段,没有多少困难了。”赵志国说。
第一军分区的几个主要军事指挥官必须把目光放的更长远。
他们考虑的越多就会为未来的战争做更多的准备。
赵自明和秦东升两个人在东汤县待的太久,长时间没有参与战事,赵志国最怕两个人在东汤县的日子越过越舒坦。
刘庆生走后,马修文对赵志国说:“刘庆生还年轻,你别给他那么大的压力。”
“战场上不分年纪大年纪小,只分顶得住和顶不住,刘庆生若是顶得住这次压力,将来他一定是一个优秀的指挥官。”赵志国说。
年纪在某些时候是一种优势。
一批年轻优秀指挥官,有大兵团指挥作战的经验,就是在为华夏的jūn_duì 提供人才储备。
赵志国也不想刘庆生在压力中垮掉。
“我也是看着刘庆生成长起来的,但他跟吕正不同,吕正虽然自尊心强,但他早年的一些经历,让他心理上很强大,刘庆生失去了父母,自己一个人飘荡,除了能够依靠你,他无人可以依靠。”马修文说。
马修文希望赵志国在刘庆生面前扮演的应该是慈母而不是严父。
“他都能够单独带兵了。”赵志国还是选择了让步,“行,我记下了。”
“我打算先挑一批政委和指导员,送到豫北山区,刘庆生的部队发展如果迅速,政委和指导员要是跟不上,我担心部队会出问题。”马修文说。
刘庆生的部队也是八路军的部队,部队的结构不能改变,这是原则问题。
赵志国也知道,政委和指导员在部队中发挥的作用,在这个要求上,赵志国也坚决支持马修文。
“一定要选思想上成熟的,最好是有经验的,毕竟刘庆生的部队现在处的位置有些特殊。”赵志国说。
“四旅抓了三十八个日军俘虏,接下来应该是利用这三十八个日军俘虏对日军喊话,若是顺利,会有日军放弃阵地投降我军。”马修文说。
“投降的日军还比例留在四旅,就是第一批投降的日军留下百分之十,然后从第二批的投降的选出百分之三十,第三批投降的选出百分之六十,组成喊话人员,对日军不间断地进行劝降。”赵志国说。
只靠第一军分区的士兵喊话,收效甚微。
现在他们可以用日军向小鬼子喊话,想必小鬼子士兵更愿意相信他们自己人的话。
一批又一批的日军,阵地上的日军总会在这些声音中听到熟人的声音。
“就按照这个办法吧。”马修文说。
“我们不能把所有希望都放在劝降上,该打的时候还要打,不打疼了,小鬼子不会主动投降的。”
战争可不是靠喊话就能够结束的。
进攻仍旧是主要手段,用日军俘虏喊话是辅助性的手段。
“等日军阵地被限制到不足一半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把两个旅的兵力抽调出来部署到其他地方?”马修文问。
当日军兵力减少的时候,第一军分区就没有必要在滹沱河东岸部署太多的兵力。